《幼时记趣》复习课导学案复习目标:1、熟练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及句子的意思。2、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及情感。一、课前巩固预习检测:1、正确背诵课文:2、文学常识填空:《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字_______。3、给加点字注音稚()藐()项为之强()怡()然唳()凹凸()壑()庞()蛤蟆()土砾()二、自主复习,组内互查,交流展示:(一)、解释加点词语。1、童稚2、张目对日3、明察秋毫4、藐小5、纹理6、故时有物外之趣7、私拟作8、鹤唳云端9、则或千或百10、素帐11、徐喷以烟12、作青云白观13、凹者为壑14、以丛草为林15盖一癞蛤蟆也16而二虫尽为所吞17方出神18、鞭数十(二)一词多义:【之】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心之所向③昂首观之④项为之强1⑤观之正浓⑥驱之别院【以】①徐喷以烟②以丛草为林【为】①凹者为壑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③项为之强【其】①必细察其纹理②使其冲烟飞鸣③常蹲其身④神游其中【察】①明察秋毫②必细察其纹理【时】①余忆童稚时②故时有物外之趣(三)词类活用。鞭数十,驱之别院。(四)、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堂测)1、项为之僵2、以土砾凸者为邱(五)、翻译下列句子: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堂测)2、故时有物外之趣。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堂测)5、昂首观之,项为之僵。6、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堂测)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8、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六)、理解文意。(1)文章第一段总领全文的句子是什么?(2)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趣事?哪几幅图画?(堂测)(3)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4)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和童趣?(堂测)合作探究:赏析语言(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细节)2(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动词)(3)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动词)当堂检测:1、必做题:(见上提示)2、选做题:找出文中的三个成语,并解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