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题12、失物招领授课时数二课时时间2011年4月6日设计要素设计内容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组织表演。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学情分析学生对课文较感兴趣,对有表演欲望和能力的学生进行组织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篇课文适合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分析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难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解决办法教师范读,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利用多媒体课件理解课文。教学策略1、可以通过比较形近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2、小组合作学习,边讨论边思考。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下载的教案等。板书设计失物招领(第1课时)时间:一天地点:植物园人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唐老师、张爷爷事件:学生“失物”——招领“失物”失物招领(第2课时)植物园很大很美香蕉皮脸红保护环境丢东西认领饮料罐你丢过东西吗?以后你会怎么做?保护环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2、揭题。刚才这叫“失物招领”。谁知道什么叫“失物”?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2课就叫“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1、学生思考什么叫失物?2、学生提出质疑,也可以说说对课题的看法。丢东西是常事。简短的“失物招领”演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正确理解题意。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标自然段。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3、连起来说说,看谁说得又连贯又具体。4、在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5、把圈划出的生字词读一读,再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得准确。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3、用自己的话说课文的内容。4、圈出生字,读正确。3、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说说识字的方法。圈圈划划是做读书笔记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生字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三、朗读感悟1、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2、读后有什么不懂处可以向四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请教,读懂的可以出题考考大家。四人小组讨论。在读中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四、思考练习1、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词,并用上生字词说话。2、看课文插图,讲讲故事。1、小组讨论并汇报方法。2、讲故事。识字是本堂课的重点,课后以复习字词为主。孩子喜欢讲故事,凭借插图讲故事可以帮学生梳理内容,加深理解。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媒体使用一、复习巩固1、摘果子,巩固字词。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3、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开展词语接龙比赛,看哪组接得最长。1、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2、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游戏可帮助孩子们巩固生字。二、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1、组织学生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启发想象,指导朗读: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3、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1、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2、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用你自己体会到的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这些问题会随机出现。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来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朗读水平。三、表演课文1、用课前准备好的垃圾袋,请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可以自由组合。2、以组合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表演赛,师生互评。1、表演课文内容,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