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上课时间:11.23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概括出乘法交换率、结合律,并初步理解运用乘法交换率、结合律可以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概括出乘法交换率、结合律,并初步理解运用进行简算。教学准备配套光盘课前自学①预习教科书第61-62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②我们在加法里,学过两个运算定律,谁还记得是哪两个运算定律呢?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是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③尝试练习;乘法也有类类似的运算规律吗?什么是乘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④自学质疑。学生说说自学过程中的遇到的疑惑:.学习过程一、交流展示学习活动一:大胆猜测。谈话:猜一猜乘法有哪些运算规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体验和迁移能够猜测出乘法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二:1.(1)提问:请同学们看一看,有几组小朋友在活动?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活动?板书:5×3=15(个)。还可以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活动动?板书:3×5=15(个)。这两个算式有异同的地方?把5和3交换位置相乘,积怎样?(2)请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几个这样的式子。指名回答案,师板书。同桌交流,说说有什么发现。得到:乘数的位置交换了,积不变。(3)如果用a、b表示两个乘数,这个规律可以这样表示:a×b=b×a指出: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提问:a×b=b×a表示的什么意思?学习活动三:出示P61的例题。(1)提问: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同桌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师扳书:(23×5)×623×(5×6)=115×6(先算出一个年=23×30(先算出全校=690(人)级参加的人数)=690(人)有多少个班)提问:你会把上面的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请学生写在课本上,指名口答,师扳书。提问: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请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几个这样的式子。指名回答,师板书。同桌讨论,说说有什么发现。得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3)如果用a、b、c表示三个乘数,这个规律可以这样表示:(a×b)×c=a×(b×c)=b×(a×c)=……指出:这就是乘法结合律。说明在连乘运算中,只要改变运算顺序,就是运用加法结合律。3.教学“试一试”。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板演,集体评讲。评讲时提问:①先算哪两个数相乘?为什么要先把这两数相乘?②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小结:连乘时,如果两个数先乘得的积是整十、整百,可以这两个数先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就比较简便。三、运用提升1.想想做做。1题填在书上,指名回答。2.想想做做。2题分组出示,算完后比较,说说自己的体会。3.想想做做。3题指名回答案,师板书。4×5=2012×5=6025×2=50提问:你还知道哪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数吗?四、达标作业1.学生总结学习收获2.布置作业。补充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