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科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13课教学时间:2013年3月20日撰写时间:2013年3月20日任教教师:刘越《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本学期开展了《小松鼠找花生》的教学工作,结合课上内容,对本次的教学做如下反思。上课伊始,我以一首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导入课题,揭着又请学生自我质疑,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花生果在哪里”、“小松鼠为什么要找花生果”、“小松鼠找到了没有,在哪找到的?”等问题。课伊始,疑已生,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情感被点燃,所以我顺生疑、顺生趣,进入学文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比如比赛读、分角色读、师生对读以及表演读,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练读上,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我对重点词语“自言自语”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学生虽然通过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明白了“自言自语”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却没能帮助学生进入生活情境,体会到“自言自语”即为低声的自己嘀咕。所以学生在表演造句时就表现出对这一词语的理解不到位。如果这时我能借助课本中的图画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中小松鼠的表情动作加以理解,再来联系生活实际,情境表演,效果会好一些。我想,只要找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就会取得不断的进步,在下次童话故事的教学中,会特别注意多种形式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