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4乡下孩子2VIP免费

4乡下孩子2_第1页
1/3
4乡下孩子2_第2页
2/3
4乡下孩子2_第3页
3/3
二上第二单元课题4乡下孩子第2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向阳小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及想象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运用迁移及想象能力。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学情分析因为我们都是乡下孩子,诗歌所描述内容与孩子们的生活比较贴近,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4课课文,齐读题目,学习了这课的生字,现在让我来看看小朋友的生字掌握情况。1.默词2.出示:妈妈怀里欢唱野菊歌曲野菜肚皮乐坏馋嘴编织含撑小猪一串旷野(1)学生校对(2)齐读。二、品读感悟小朋友,你喜欢这首诗吗?请大家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再练一练,呆会读给大家听。1.预设学习第一段小黑板出示第一节: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1)黄鹂是一种小鸟的名字,听!(录音)这是一只怎样的黄鹂?出示:欢唱的黄鹂读好这个词组:欢唱的黄鹂(2)谁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出示:乡下孩子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3)师:是啊,和妈妈又说又笑,真开心呀!你能像小黄鹂一样来唱一唱吗?1(指句子)(4)出示实物:野菊花。师:它叫野菊,是我从路边采来的。看,这是一朵怎样的野菊?出示:盛开的野菊美美地读一读。(5)谁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出示:乡下孩子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爸爸喜欢背着乡下孩子到哪儿去干什么呢?师:对了,背着你到处跑,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心里是那样的高兴,脸上乐开了花,就像一朵盛开的野菊。大家笑笑,看谁的笑最美。带着这样的笑,读句子。(6)品味读乡下孩子在妈妈的怀里、爸爸的背上长大,倍受他们的爱护与关心,生活得十分()。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幸福吧!指导朗读:小朋友,闭上眼睛(音乐起)此刻你就躺在妈妈的怀里,尽情享受着妈妈的慈爱,妈妈轻轻拍着你的背,给你讲故事,你悄悄给妈妈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给妈妈唱学过的歌儿……(音乐停),小朋友,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是呀,在妈妈的怀里,孩子多象一只欢快的小黄鹂呀!(6)(音乐起)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趴在爸爸背上,爸爸带你来到田野里逮蚂蚱,捉蝴蝶,来到鱼塘边钓鱼,你感觉怎样?——学生说(7)对呀,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呀,刚才老师还看到有的小朋友边想边露出了笑脸,多灿烂呀,真象那盛开的野菊花,美极了!让妈妈抱着,让爸爸背着的时候,乡下孩子是多么——(幸福、快乐……)(8)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感受乡下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让我们带着幸福的感受读读这两句诗。2.预设学习第二段(1)小黑板出示第二小节: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2)用黄粉笔画出“一只蝴蝶”与“一片草叶”,指导读好“一”的变调。(3)用蓝粉笔画出“美丽的故事”与“动听的歌曲”读好这两个词组。(4)美丽的故事是哪来的?动听的歌曲是哪来的?乡下孩子没有童话书,但看到一只蝴蝶就可以编一个童话故事,乡下孩子没有乐器,但采一片草叶含在嘴里就能吹出动听的歌曲,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谁能用一句话来夸夸乡下孩子。(乡下孩子真聪明啊!乡下孩子真能干啊!乡下孩子真可爱!……)(5)让我们带着夸奖的语气来读读这两句诗。23.预设学习第三段(1)出示第三小节: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2)用黄粉笔画出“一篮野菜”与“一串小鱼”,指名读好变调“一”。(3)“一篮野菜”与“一串小鱼”是哪来的?(4)随学生回答用红粉笔点出“挖”与“逮”这两个表示动作的词并读准它。(5)乡下孩子挖野菜、逮小鱼干什么呢?随学生回答用蓝粉笔点出“小猪”、“猫咪”、“馋嘴”,指导读准这几个词。(6)野菜把小猪的肚皮给“撑圆了”,小鱼把馋嘴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