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寅阳中学“15/20/10”集体备课教案第二_章第二_节_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1课时总第1个教案主备人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⑴运用地图和数据总结出我国气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⑵运用地图和分组讨论能够分析出我国气温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并形成较完整的小结。过程与方法⑴阅读我国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我国的气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⑵根据上述两张地图和数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以及小组讨论的方法,归纳我国气温在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讨论我国气温在时空上的差异生活、工作以及环境;会在农作物、服装以及建筑等方面产生什么不同影响会和结果,从而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兴趣。学习重点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学习难点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成因教具学具相关图片和地图、资料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位于1月份哪条等温线上?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3、我国由北往南可以划分为______个温度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另外还有一个______气候区。教师课前检查了解学生完成预习情况。小组讨论交流,生生互动,质疑答疑。根据交流情况为学生释疑。了解“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一、气温概况1.我国气温的分布有何特点?【提示】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比较即季节和南北的差异两个角度2.展示“我国1月平均气温示意图”。P31a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位于1月份哪条等温线上?b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相差大约是多少摄氏度?c总结归纳出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3、冬季,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主要由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展示,探究原因是什么?(即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1、展示“我国7月平均气温示意图”。a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大约各是多少摄氏度?b青藏高原地区气温约是多少摄氏度?c总结归纳出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5、“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二、温度带1、我国各地区农作物景观图2、我国温度带划分示意图3、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4、我国自北向南有哪几个温度带?它们大致的分布范围大小有何特点?5、阅读并补充有关资料,说说在不同的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不同?学生总结、教师归纳: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必要的点评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分析原因“10分钟当堂检测、反馈、矫正”环节1、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因素D季风影响2、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B.是我国一月10℃等温线的分界线C.是我国一月-10℃等温线的分界线D.是我国地势中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3、我国由北向南的五个温度带(高原山地气候除外)分别是什么?4、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暧温带内适合种苹果B.亚热带适宜种柑橘C.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D.椰子主要在中中温带教师布置检测题,巡回查看学生答题情况,当堂批阅,统计差错及目标达成率。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有重点讲评纠错课堂评价小结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以上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自己或分组总结归纳出本课的重难点和主要内容。课堂作业完成“填充图册”预习作业P34—p38阅读降水量分布图,总结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