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上的应用愉快教育实质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本,以愉悦的形式进行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为适应21世纪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构建一个让全体学生才都能在乐学而非厌学,主动而非被动的全面学习活动中,自觉积极地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使之在身心潜质、整体素质和个性才能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点:1、全面发展是目标在教学上要着力于促进学生获得相对而言完整的全面的发展。教学活动要从传统的“知识型”教学、“智能型”教学转化到“全面素质型”教育的轨道上来,在认知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意志、道德、信念、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2、主动学习是根本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弘扬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力量,组织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表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发展。3、乐教乐学是手段教学要引入情感因素,将学生的学习从传统的认识活动变为由操作的认知心理系统和动力的情意心理系统协同进行的全面心里活动。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情绪的愉悦感、求知的满足感和学习的成功感,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要和追求。4、生动活泼是表征教学过程要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学生身心发展要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态势,这是教师以情施教,学生以情促学,在乐学氛围中主动学习的一种自然的、必然的结果。愉快教育的教学活动的这些基本特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渗透,并且可以互相转化。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愉快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其心理障碍,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精神情感状态。愉快教学在课堂上的贯穿运用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三句话“课开始,情趣生;课进行,情趣浓;课结束,情趣存”。这里,笔者例举几例,对情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运加以说明。1、课开始,情趣生“愉快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学有所成,在学习中获得喜悦”。为此教师在上课伊始,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以生动有趣的学生所喜欢的多样形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唤起学习动机,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活动。激趣方式有:(1)谈话激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引发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入新课。例1、讲授语文《猫》一文,教师提出:“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如果让你写猫,你想写的猫是什么样呢?”这一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同学的兴趣。有的会说:“我想写猫像绿宝石一样的眼睛。”有的说:“它的脚下有一块肉垫,走路没有声音”。“……”同学们会淋漓尽致地按自己心中的印象描述猫的特点。老师看准火候,随机扭转话题:“你们想知道语言大师老舍先生是怎样描写猫的吗?”同学们肯定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样老师就把同学们的兴趣引到课文上来了。例2、语文课《葡萄沟》是一篇介绍地方特产的课文。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肤浅,对葡萄的特点肯定不会留下深刻印象,上课开始,老师问学生“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葡萄吗?”教师再问“葡萄好吃吗?是什么味道?”学生肯定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各抒已见。当学生兴趣被激起后,教师随即问“在市场上,我们看见的葡萄是什么样的呢?有哪些颜色?味道怎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谈出自己的见闻。老师随机设问:“你们知道哪里的葡萄品种多?味道最甜?新疆的葡萄是怎样生长的呢?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2)问题激趣。从一定意义上讲,兴趣是由问题引起的。教师将教学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提出,让学生一听就明白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能激起学生探求奥秘的情趣。例:教语文《院子里的悄悄话》一课开始时,教师说:听说树木有这样的本领,能准确算出自己的年龄,会为人们指方向,更妙的是会把每年气候变化情况记录下来,这些知识是小槐树通过向老槐树问了四个问题才知道的,你们想知道吗?”接着,老师就让学生伴着新鲜的感觉围绕书中“四问”进入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