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道德榜样(蒲丹)扎根村小三十载,忘却浮华谱师魂——记东安乡长岩村小学代课教师周长芬序言:几年前带着崇敬写下的一篇文章,现在读来依然十分感人,因为这里记录了一个扎根长岩村小30多年,用青春、用真爱、用信念谱写的平凡、崇高的动人师魂。扎根村小,愿为山村添抹绿老师,一个像大山一样伟岸的形象;老师,一个像烛火一样温暖的名字。也许是对老师的崇敬,也许是对东安这方水土的热爱,在读初中时,周长芬就埋下了一颗扎根山村,播撒知识的种子。为着理想而努力,周长芬用汗水浇灌自己的理想之花。希望之神并没有因为她的理想就特别眷顾她,高考时,周长芬以1.5分之差落败和大学失之交臂,希望如肥皂泡一样破灭。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经济实在是太困难了,书是不能再读下去了,家里人希望她能去学打字开个打印店,或者做其他生意解决以后的生计问题。她不甘心但又无奈。在她正犹豫是否再次做做家里人工作之时,长岩村小学缺教师要找代课教师的消息带给她春天般的希望。她立即去找当时东安中心小学校长郑忠良。“郑校长,听说长岩小学缺老师,能否考虑我。”“村小上课很辛苦,代课津贴又不是很多哟!”郑校长说。“我不怕辛苦,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一直的梦想,我一定能做好!”周长芬坚定的承诺深深地打动了郑忠良校长。长岩村小学地处偏僻,道路难行,经常是一个老师来了不久又走了。当时有四个教学班,交到周长芬手里的是一个每期全乡年级倒数第一的差班。这个班三年已经换了六个教师,周长芬已经是第七个了。“只要老师用心,只要老师努力,差生也能教好,差班也能变好班。”周长芬心里想。凭着高中生扎实的文化功底,她认真的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向老教师请教教学的方法。课间和学生一块游戏,生活中和学生交朋友,寻找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寻找提升学生成绩的良策。多少时候,中午也没有顾得上休息,在教室里给学生讲题。有时候还把学生带回家里辅导。她要把孩子们以前没有学到、学好的东西都补起来。学生的作业本上的红勾的增多让她有了更多的信心。学生成绩提高了,累点她也觉得十分欣慰。功夫不负有心人,周长芬带的这个班期末考试成绩一跃成为全乡顺数第一。一连几个学期的第一人们信服了,很多人都知道了长岩村小周长芬老师教得好。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几里外的学生不在自己的村小读书慕名到她班上读书。因此,她班上的学生从来没有下过60人,2011年送毕业生72人,周老师班上人数最多的时达到84人,创造了农村偏远山村小学大班额班级的奇迹。很多时候比东安中心校同级学生人数多。从2000年开始周长芬任长岩村小主任教师,长岩村小壮大成了一所“幼幼儿班+小学六个年级”的完全村小,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42人。不远的民办学校曾想用双倍工资“挖”周长芬,她不去。近20多年打工浪潮也没能动摇她坚守山村小学的决心,仅凭微薄的代课金养家糊口送孩子上学。她感恩于长岩村小这个给她实现少时梦想的平台,感恩于历届东安小学领导给予她的支持和信任。她知道东安长岩这方水土需要她,村民相信她,她的根属于东安这片热土。扎根山村,无怨无悔。周长芬以十七岁花季年华怀着对山村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憧憬,站上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0年。昔日花季少女变成了今日的山村“老”教师,变得更加的成熟和自信。附近的村民中,父母和孩子不少都是她的学生。周长芬所带的班级班风好,学风浓,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东安乡、东安学校“优秀教师”。从1996年起,她连任三届乡人民代表,2011年被选为东安乡第十一届党代表。有人说:“周长芬老师不简单,有了周长芬才有了长岩小学的现在”。周长芬总是谦虚的说:“我和长岩的其他老师一样的平凡、普通,长岩村小的现在是所有老师努力的结果。我愿把全部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长岩村小,因为我爱这些孩子。我愿做山村孩子前进的引路人。”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周长芬多少次披着夕阳的余辉沿着崎岖的田间小道到农家小院、田边地头去家访,耐心的做家长的工作。山村在变,农家的房屋在变,周长芬对学生的关爱没有变。周长芬老师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山村教师的追求和信念。爱校如家,筹资建校排危房。9年前的长岩村小学教室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