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顺导、实练精教”教学预案教学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教科书P21-22例题1、“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共几课时4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主备人张红菊执教施教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信息,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的数据。2.使学生在读图、画图,以及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基于数据作出判断、预测等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感受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使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对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重点读懂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难点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解决难题的价值教学资源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统计意识,对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都有一定的认识,会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整理自己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学年第一学期的身高数据课前铺垫学程预设学习要点调整与思考板块一:目标导向(预设1分钟)1.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要知道哪些?2.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看、画、特点板块二:任务驱动(预设5分钟)1.出示:例1指出: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2.呈现导学单①你知道图中的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从6岁到12岁,她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②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哪一年张小楠的身高增长的最快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③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板块一要点会看,会画,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板块二、三、四要点:1.明确:先要描出表示每个年龄身高的点,再顺次连接;描点时需要把横轴表示的年龄与纵轴表示的身高联系起来思考。2.第1题从折线的整体走势看张小楠的身高呈增长趋势。第2题看折线的倾斜度,折线倾斜度越大,相应两个年龄之间的身高增长越快,反之则越慢。3.特点: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板块三:自主先学(预设10分钟)1.根据学习单独立解决问题。2.小组交流内容①点的位置与身高的高矮有什么关系?纵轴最下面的一段没画成实的直线段,这是为什么?②从图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③如果把折线统计图与前面的统计表进行比较,你觉得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板块四:质疑问难(预设4分钟)1.统计图与统计表,你有哪些想法?板块五:以练测学。(预设6分钟)1.完成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2.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板块六:展示导学(预设4分钟)1.指名领评。2.让做错的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并错题订正。板块七:当堂检测。(预设10分钟)1.《补充习题》P18-19,1、2、3(必做)2.从1到100共写了几个0?(选做)板块五、六要点:1.根据各自素质报告书上的记录做好统计。总体身高呈增长趋势。2.这位病人从7:00到13:00体温不断上升,其中11时到13时上升最快,共上升了1℃;从13时到21时,体温不断下降,其中从17时靠19时下降最快,共下降了0.9℃;从22时起体温趋于平稳。板块七要点:1.分清上升与下降的分界点。中国运动员奥运获得金牌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板书设计折线统计1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