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铜仁市漾头中心小学教师:麻蕾1.《观潮》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他人交流。4、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语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体会并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课前准备:1.导学案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学时学习目标:1.会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重点:掌握重点词句。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导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二、预习检测检查“预习自测”组长组织检查导学案“预习自测”,教师巡视引导。1.我会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我来秀(预习自测中的一题)3.批一批(对子互批,预习自测,组长检测。)4.你的疑惑我来解。(组内解惑或班内解惑)三、教师小结点评第二学时教学目标:1、能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他人交流。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铜仁市漾头中心小学教师:麻蕾2、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语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体会并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一、我要认真预习:1.我要挑战我能听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词语2.我知道课文是按、、顺序写的。三、自主、合作、探究:组长组织学习,教师巡视引导。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划出实证)2、说一说潮来前、潮来时、潮去时各是什么景象?3.组内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解疑)4.全班展示,重点品读感悟。(展示疑难)四、交流展示:1.谁愿意把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指名读感受深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听到的:(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比喻)(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3)人们的反应:人声鼎沸、沸腾起来。(4)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夸张)看到的:(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比喻)(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比喻)2.感情朗读,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五、过关检测完成导学案“过关检测”1、我会按要求完成练习。那条白线很快的向我们移来,逐渐()、(),(),再近些,只见(),形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浩浩荡荡()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大地好像都被震的颤动起来。1.按原文填空。2.我能用犹如说句话。3.这段话是从()和()两方面来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2、找出()中与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并画上“”。1.农历八月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