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赵淑兰社会学基础课件制作说明★符号说明:为方便快速翻阅,同时给同学们本课程一个整体感,本课件采用目录与动作链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作,链接符号的使用与含义:返回“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未介绍完的纲目目录”★使用方法说明:请你在使用时见到这样的指示标志就返回。祝你学习进步!社会学基础•学习资源•导言:社会学是什么?•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第三章人的社会化•第四章社会互动•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第六章社会组织社会学基础•第七章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第八章社区•第九章社会制度•第十章社会问题•第十一章社会控制•第十二章社会变迁•第十三章社会的现代化•第十四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附录练习题学习资源教材: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目:邱泽奇著,《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学习资源★学院图书馆期刊《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等★学院图书馆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分册》网络学习资源★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维普资讯(院内有效IP地址免费使用)★中国知网(有偿使用)★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有偿使用)★超星电子图书馆(有偿使用)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导言:社会学是什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像人们在不断地处理经济学的问题一样,也在不断地处理社会学的问题,从家庭关系到工作关系,从结婚生子到养儿育女,从社会经济活动到政治运动,都有社会学研究的议题。社会学研究从一个人出生开始,讨论人们的成长、学习、工作、婚嫁、家庭、群体和组织中的社会学议题,最后讨论对社会的整体认知。社会学关注客观的、可测量的社会现象;关注人类的组织活动,关注组织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关注经济现象的社会基础及其相互关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可解释的文化现象。——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经典故事:苏格拉底的爱情与婚姻观社会学探讨的重要内容举例:恋爱—婚姻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吗?(自由讨论)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老师说:“这就是爱情!”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老师说:“这就是婚姻!”苏格拉底的爱情与婚姻观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社会学的界定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与基本问题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功能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与学科特点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产生的标志性事件1838年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这门学科的大体设想。孔德关于人类智慧(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科学阶段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社会学之父”。他认为,19世纪的人类已经进化到了“实证的时期”。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社会静力学(静态角度)和社会动力学(动态角度)。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学产生的条件社会历史条件:思想启蒙运动、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