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12、姥姥的剪纸主备学校:镇江实验学校审核:实验片区六语组课型:阅读授课时间:两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安排了《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和《安塞腰鼓》三篇课文,一篇习作及一个练习。《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在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2、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学习重难点】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知识链接】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以及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第一课时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层次。4、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感受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广结善缘的可贵品格。教学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划去错误读音。择(zézhái)菜刁难(nànnán)三伏盛(shèngchéng)夏薅(hāorǔ)草机灵(língling)数(shùshǔ)九寒冬2、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吐字清晰,课文读正确)★★(声音响亮,课文读流利)★★★(朗读正确、流利、富有感染力)3、中国精彩纷呈的民间技艺,除了剪纸,你还知道哪些?请写下来。二、课堂助学:1、导入2、预习反馈3、整体感知: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以“姥姥的剪纸”为题?4、合作探究探究一:姥姥的剪纸怎么样?学习步骤:(1)默读第1——6自然段,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姥姥的剪纸留给你的印象。(2)同桌交流,讨论文中的哪一个字最能体现姥姥的剪纸技术的高超。师生交流。探究二: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姥姥剪纸的神?学习步骤:(1)画出相关语句。(2)抓住关键词句写一写批注。交流:(1)“左邻右舍”、“都”字尽显姥姥的高超技艺。(2)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从两个“普普通通”体会材料的普通,从“翻来折去”看出方法简单、“要什么就有什么”、“无所不能”体会姥姥技艺的娴熟与高超。这是从正面写出了姥姥的手艺。这是我亲眼所见。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3)“你姥姥神了……”这是从侧面描写姥姥的剪纸技艺。这是我亲耳所闻。总结写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仿说:你姥姥神了,剪____像____,剪____像____,剪_____能_______,剪_______能______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