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课例说明一、本节课的由来《荷叶圆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新选入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课文最大的弊端就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在生活中不太容易见到有青蛙、蜻蜓、鱼儿的荷塘中,这也就很难真正体会小伙伴们的快乐,进而较难在朗读课文时投入感情,那么,在教学时就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入数字化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借助童话故事的氛围,让学生、获得直观具体的形象,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二、本节课的背景认知水平: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课文中谈到的小伙伴们在荷塘嬉戏的情景,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缺乏生活经验。面对脱离生活环境的学习内容,他们难以理解,容易产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计算机能力:一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有限,还不能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学科基础:学生入学仅仅一年,掌握了汉语拼音,认识了将近900个会写字,掌握了350个会写字。能借助拼音读懂篇幅不长的文章,会找出自然段,能用简单地句子表述自己心中的想法。三、本节课的重难点针对课文特点,我把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本篇课文有十二个会认字,六个会写字,鉴于会认字较多,我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根据语文课标中的年段要求,并结合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小伙伴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为解决教学重难点,我采取了以下方法:1、在情景导入部分:首先我播放课件,在微风吹拂下荷叶美景的画面。启发学生说出荷叶的样子,教师相机板书课题2、在识字部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围绕天元区“活力课堂”的十六字方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进行汇报展示,我利用PPT课件:把12个生字先以词语的形式写在荷叶上,(呆板的文字和形象生动的荷叶相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再去掉音节,最后生字单个出示,通过多种形式抽查学生。3、借助课件,创设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巩固识字4、借助教学光盘播放课文视频朗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再读课文,重点认知课文的内容。5、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了各种图片,辅助教学,创设故事情境,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激发学习兴趣,架起沟通学生与课文的桥梁6、利用图片演示,让学生了解“摇篮”和“停机坪”的形状与荷叶的相似点,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四、本节课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本节课设计是基于新课教学的,主要在下面几处地方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1、本节课用ppt将学生没有看到过的动物用图片、视频表示出来,让远离学生生活的事物变得直观形象,活灵活现。(1)借助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找视频和图片资源。推荐使用的搜索引擎是“百度”;所有的图片,都是在“百度”中找到的,可以运用QQ截图对图片进行裁剪,(2)利用教学光盘,展示课文朗读及生字笔顺(3)大家看到的学生课间操的休息,音乐是利用QQ音乐下载的MP3格式的歌曲五、收获及反思信息技术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走进了学校的课堂,通过实践与探索我深深感受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语文教学如虎添翼。但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用在什么地方,怎样用,应由教学内容、师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来决定。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和优势,但是不能为用而用,要从学科需求、学生认知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需要等角度出发,决定运用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