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一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袁勇凤伊索寓言(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牧童和狼》和《蝉和狐狸》这两则寓言教学目的: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狐狸葡萄一贯说谎粪便灰心惊慌失措2.指名说说《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给你的教育启发。二·学习《牧童和狼》1·多媒体播放《牧童和狼》的故事,结合读文想想牧童的几次大叫各引起村民们的什么应?牧童的表现又各如何?2·指名说说村民的每次反应及牧童的每次表现,结合讨论并相机板书:牧童:好几次大叫哈哈大笑慌忙大叫村民:闻声赶来惊慌失措没人帮忙3合作探究:对文中牧童的做法进行点评。4归纳点评:这个牧童前好几次撒谎,没有狼来却说狼来了,拿村民开玩笑,后来狼真的来了,他真的吓得大叫起来,可村民们不相信了,以致羊被狼吃了,自己也面临生命危险。5从这则寓言中,我们可以明白:齐读第三自然段,板书: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5拓展延伸:学了这则寓言,我们还会明白哪些道理?指名谈谈,引导板书:开玩笑不能过分做个不撒谎的人······三学习《蝉和狐狸》1多媒体播放《蝉和狐狸》的故事,结合读文说说蝉和狐狸之间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学生谈谈结合引导,板书:狐狸:设圈套蝉:有戒心2我们学过《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同学们想想《狐狸和乌鸦》里的乌鸦为什么会受骗,而《蝉和狐狸》里的蝉却没有受骗?学生讨论说说上述问题,结合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板书: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3结合这则寓言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如,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学会从灾难中吸取教训;······四分别指名复述这两则故事。五学了这两则寓言,你受到了哪些教育?六作业:课后习题1和习题3板书设计:伊索寓言牧童和狼:开玩笑不过分;做个不撒谎的人······蝉和狐狸:做有智慧的人;学会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