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空步接挺身动作》教学设计江苏省如皋中学张鹏飞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将教、学、想、练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辅助教学手段安排具有目的性,设疑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二、教材分析挺身式跳远与蹲距式跳远在助跑、起跳、落地基本相同,区别就在于腾空动作。而蹲踞式起跑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对于挺身式跳远整个动作,腾空后的挺身动作是教学重点;挺身放腿的时机是整个动作学习的难点。“腾空步接挺身动作”是学习挺身式跳远的关键。当起跳腾空在抛物线轨迹的差不多前三分之一处时,摆动腿自然下放,大腿带动小腿向下、向后成弧线摆动,身体充分伸展成反弓形,形成“挺身展髋”动作,上体稍后仰,两臂配合放腿同时摆动,经体侧向下、向后摆动,成空中挺身姿势,维持身体平衡。在学习“腾空接挺身动作”时,摆动腿下放与起跳腿并拢是完成挺身质量的关键,双臂的后摆和控制身体的平衡是完成空中动作的保证。摆动腿的下放时机和摆臂时机就是挺身的时机。三、学情分析根据高中阶段.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教学要求,把挺身式跳远作为高中男子水平五必修教材,教学对象为高一选项班男生,教学人数为40人。本单元计划共六课时完成。本次实践课为第四课时,内容确定为腾空步接挺身动作。作为高中学生,学过了蹲踞式跳远,都经过较系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学习,在动作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且具有反应快、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挺身式跳远对学生的弹跳力、协调性具有一定要求,考虑到安全和教学的有效性因素,不宜过多的辅助教材和繁杂的教学手段,因此学生在学练时确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但高中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设疑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如果教师引导的恰当,可以起到很好的正迁移的效果。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练目标:了解腾空步接挺身动作要领,知道腾空放腿的时机,初步掌握腾空步接挺身展体的动作方法。体能发展目标:发展腰腹肌及手臂力量素质。情意与合作表现目标:在学练过程中,能积极主动思考,与同伴友好合作相互帮助。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腾空步后的挺身动作。难点:空中挺身放腿的时机。六、教学过程与教法(一)开始部分——热身与导入教学常规(语言讲解法)(二)准备部分——徒手操(音乐调动法、纠错法、讲解法)(三)基本部分1.复习腾空步(示范法、讲解法)2.腾空步接挺身动作的学习(完整动作示范法、分解动作示范法、设问法、分组法、辅助练习法)3.腰腹肌及上肢力量素质练习(游戏法)(四)结束部分1.放松2.小结(讲解法、鼓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