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强县建设动员会讲话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开启强县建设伟大征程,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县委深化县情认识,科学研判形势,创新发展思路,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与时俱进,大干快上,朝着强县目标“急行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发展快速跃升。主要经济指标高位运行、实现倍增。预计2011年,县域生产总值42.0亿元,比2006年18亿元增加1.3倍;全口径财政收入4.02亿元,比2006年6204万元增加5.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01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7元,比2006年4731元、5360元增加1.1倍、0.8倍,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均在全市平均增速以上。农村经济增添新的活力。粮食生产连年喜获丰收,总产达到15.5亿斤,比2006年净增8.8亿斤,以有机稻米、樱桃谷肉鸭为代表的富民产业迅速兴起。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打破僵局。省级工业示范基地通过审批并开始建设,百家得冷饮、圣通硅业等一批精深加工型企业相继落地。旅游业异军突起。建成省级地质公园、国家aaa级铧子山旅游景区、岔林河漂流景区,正在建设大桃花源景区,初步形成生态旅游大格局。民生工程硕果累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取得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连续实施15个、总面积15.5万亩的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完成总长50公里的松干堤防达标、铧子山和二站水库除险加固、太阳沟提水泵站及渡槽等重点水利工程;新建水稻智能化育苗园区和一大批水稻大棚育苗小区,水稻大棚育苗率和水稻全程机械化率跃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实施泥草房改造工程,累计改造泥草房6536户;76个村屯总长236公里的村内道路实现硬化;新建一批以小城镇、新农村试点村、省级贫困村为重点,以改路、改水、绿化、亮化为主第1页共12页要工程的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靓点频现。改造旧XX县区63万平方米,房建面积188万平方米;完成隆达商业街、地下商城、欧式步行街、东城口和北城口改造、岔林湖公园、文化公园、主街旧楼体立面改造、中心停车场等项建设工程,实施铧子山大街拓宽改造、大大街道路延伸、松花江亲水景观和绿化、亮化升级等工程建设。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完成第一中学食堂宿舍楼回购和第一中学科技楼、职教中心教学楼、第二第三中学并校扩建、祥顺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完XX县区中医院、县保健院、县结核病防治所建设XX县区医院扩建改造、县传染病医院改造,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部达标;完XX县区计生服务中心改造,中心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全部达标;完XX县区体育场建设、城域有线电视网络升级和数字电视转换,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部达标;完成一批乡镇客运站、基层派出所、标准化社区建设;完成老干部活动中心、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广电制播中心、防汛指挥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消防指挥中心、交警指挥中心、民兵训练中心和铧子山、桦树、祥顺敬老服务中心、电力调度指挥中心、气象服务中心、助残就业街建设;实施热电联产、给水扩建及管网、污水处理及管网、垃圾处理场、奥德城市天然气等工程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困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交通瓶颈彻底打破,交通劣势不复存在。长达83.7公里的鸡讷公路、70.6公里的哈肇公路过境段二级路面和松花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通乡、通村、通场、通游公路建设通畅率达到100%,总里程达215.5公里。在城市低保提标扩面的同时,全面启动和落实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保、“五七工、家属工”纳入社保、化解企业拖欠工资和普九债务等多项惠民政策措施。维稳工作扎实有效。实行县级领导联合大接访机制和信访联席会议制度,以包案调处、立案查处等方式,批量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累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解决水利、农机、畜牧三大系统公益类事业单位职工,退役士兵、职教中心毕业生、阿城师范定向毕业生,三板厂、原热电厂、啤酒厂、纸业公司四个破产企业和电影公司、电影院、原新华商店、综合商第2页共12页场、广播器材经销部职工等一大批涉及人员安置、财政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