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向校园都是爱,全面成长尽精彩——我与证大主题征文(真实感悟)语文组徐向东工作十余年,我时常会陷入一个沉思: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也是我一辈子的伴侣,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理想中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才是我值得终身托付的学校?而这样的一所学校,她的魅力在哪里?我曾苦苦思索……2012年的暑假过后,我怀揣着一颗未知的心来到了证大中学。在这之前,我也曾声闻证大中学是一所注重人性化教育和个性化发展的学校。只是,十年的经历使我早已对一些冠冕堂皇的词语麻木不已。在彼时的我的心中,教育已经沦为了简单的教学而已,教学又不过只是惟成绩和分数是求罢了。在遍地开花的“南通式教育”里,不尤是如此吗?而三年的证大教育生活,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高中教育对于一个有教育理想的人来说,是一种悲剧式的矛盾体。一方面,承载着家长、社会和主管部门对高考的最高要求;另一方面,又会在看到教育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时而暗自慨叹。我在三年前的新浪微博上写过这样两句话:“教育管理缺乏灵气,在功利之味弥漫之下的管理,遭殃的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在这体制中的推波助澜者也同样可怜。”“现在的这些学生,抽屉里常有水果,脸上却不常有灵气;穿着上常有名牌,心里却不常有感恩;行事上常有诡计,做人上却不常有思考。”是什么让原本应该单纯的、美丽的校园变得如此呢?爱心点滴渗透,阳光自会洒满校园在全校的教职工大会以及家长会上,岑彭新校长每次提到自己的教育理想时都会兴奋不已。其实,“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中一定要渗透爱”等等理论我也耳闻颇多。然而,所谓“听其言,观其行”,真正让我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也不断“兴奋”的,是后来的一件件小事。走在校园的小路上,一拨拨迎面而来的学生们亲切又自然的一声声“老师好”,如同一颗颗温暖的甜心融化在我的心间。证大中学推崇以儒学立身,师生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是和谐和融洽。这是一种优良的价值导向,师生之间不是对立不是怒目而视的批评,更不是歇斯底里的威吓,而是一种相互的尊重、信任甚至是爱。双方对爱的释放,必然激发对方更大的爱。其实,教育的本源和灵魂应该是爱。不是吗?几天前,曾有一位班主任向我“请教”了一个问题:“班上调整了座位以后,有几位女生非常不满意现在的同桌,面红耳赤者有之,潸然泪下者有之,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和解决呢?”要说办法,我也说不出,所谓“众口难调”,那么大一个集体座位的调整,必然不可能人人满意。可是,一位用心去关爱学生的班主任必然会非常重视这个情况,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的“棱角”和“摩擦”完全可以被彼此的“情感”所融化。我班上也曾有一位女生,在开学初的一次座位调整后也因不满于新座位而当场哭泣在多次的心与心的交流之后,她破涕为笑。我也从她的神态上看到了对我的信任从此,一种被她尊敬的感觉时常被我感受到。下一次调整座位之前,我事先找她交流想法,她说“随便坐在哪里我都愿意,您不必为我座位的事情操心太多,这些天您也够操心的了。”在日常点滴中所培养出来彼此的爱,融化了原本可大可小的众多“问题”。或许这就是我给这位班主任最好的答案吧。而当我与学生之间的这些努力被我们的学校肯定的时候,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不也是一种被尊重和被关爱吗?一所弘扬尊重、弘扬爱的学校,必然是一所成功的学校。我很欣慰我们的证大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有句名言说得好: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爱有很多种体现,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一个教育者,如果单纯地将目光停留在研究教材、教法上,单纯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每一次考试结果上,那我们的教育必将彻底走向失败,因为功利是教育的大敌。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爱的机会和能力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边,适时地抓住它,以便让其在教育的土壤里滋润幼苗茁壮成长,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决不能忽略的关键。阅读积淀智慧,人生充满精神感悟证大是一所十分注重学生阅读的学校。朱永新曾经说过:“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证大中学从创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