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村级民主协商试点工作促进基层社会经济发展探索社区(村)联络工作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这是对人民政协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指明了人民政协的发展方向。伍家乡作为基层政协组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基层政协在协商民主渠道中的作用,拓展委员履职平台,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和深入思考的课题。对此,伍家乡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积极响应区政协安排部署,就如何推进街(乡)协商民主,开展社区(村)协商民主试点工作。一、充分认识社区(村)协商民主试点工作的地位与作用一是基层政协组织是人民政协向基层的重要延伸,社区(村)协商民主试点工作是政协组织在基层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和组织载体,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二是基层政协组织的政协委员大多来自伍家乡各社区(村),直接面对基层群众、面对具体工作、面对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坚持和完善协商民主制度的第一线、处在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第一线,同群众挨得最近,看群众问题最清,与群众感情最真,开展协商民主最直接。三是协商民主的重点在基层,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党和政府需要落实的政策要靠基层组织去推动,而基层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又最能做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工作,最能做缓解底层矛盾,化解底层冲突,巩固执政基础,构建大和谐的基础性工作。二、充分明确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的范畴与程序一是确保基层协商涵盖全部社会层面,不仅乡党委与群众之间、乡政府与群众之间,社区(村)民主协商试点工作中社第1页共3页区内群众与群众之间都可以进行协商。特别是涉及社区(村)的大事要事,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界别作用,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心声,为乡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二是探索建立以“民主协商议事会”为主、“民主协商恳谈会”为辅和入户走访协商、居民座谈协商为补充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试点主要采用了两种形式,即“民主协商议事会”和“民主协商恳谈会”。“民主协商议事会”制度,是具有一定决策功能的民主协商机制。民主协商议事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如有特殊需要,也可临时提出议题按程序召开。“民主协商恳谈会”制度,是一种政协委员参与村级事务专题民主协商的机制,没有决策功能,“民主协商恳谈会”形成的意见,供村“两委”决策或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民主协商恳谈会可不定期召开。三进一步探索规范社区(村)民主协商程序,在明确协商内容确立协商制度的前提下,规范协商的程序。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与不同特点,对协商程序予以制度化规定,严格基层协商民主的协商流程,包括“为何协商、和谁协商、协商什么、何时协商、怎么协商、协商后如何执行、协商结果处理反馈”等,从而形成一套明确、具体、规范的程序,强化基层协商民主的约束力,提升协商民主程序的权威性、法定性、有效性。三、要充分探索基层政协协商民主的形式与途径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对此,基层政协的协商民主就是要切实管用、作用实在,就是要上下互动、左右相联,形成多样化、立体化、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体系。对于社区(村)协商民主试点工作,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一)多渠道推进基层协商民主。首先要拓宽协商渠道。一是实体渠道。如设立政协委员联络室、委员约谈室、委员活动室等。二是动态渠道。如建立委员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第2页共3页委员公开接待日制度,组织委员参加本地政情通报会和开展“委员三进”、打造亲民政协等活动。三是网络渠道。如建立网络论坛,开通委员网上工作室、委员微博等。其次要丰富协商类型。在坚持和完善政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