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沙漠环境的恶劣,了解阿联酋人民巨资培植树木、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阿联酋人民花很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弄花草的壮举,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洲”,世界上共有七大洲,我们中国在亚洲。字典上“洲”的一种解释为大陆及其周边的岛屿。“洲”的另一种解释为水中的陆地。例如:沙洲、绿洲。沙漠中有水、有草有树的地方,我们就称之为“绿洲”(板书)。2、见过沙漠吗?出示图片:沙漠【板书】沙漠能用个词来形容沙漠吗?(荒凉、无边无际、荒无人烟、寸草不生、不毛之地……)3、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沙漠中的绿洲走一走、看一看,完成课题【板书】沙漠中的绿洲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沙漠中怎么会有绿洲呢?)沙漠中居然有绿洲,真不可思议。把书打开P104,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二)初读课文。1、检查预习,出示词语:阿拉伯阿联酋迪拜恶劣盐碱白茫茫不毛之地代价挖去填上埋下侍弄漂亮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星罗棋布(1)知道这三个地名之间的关系吗?阿拉伯指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的地区,这里存在着许多国家,其中一个就是阿联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是位于东北部沿海的重要城市。(三)感受沙漠环境恶劣和巨价培植1.阿联酋那儿原来是一片怎样的沙漠呢?课文第一、三自然段中有两段话描写了沙漠,请你认真去读一读,想一想沙漠给你怎样的感觉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出示: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1)预设:荒凉、环境恶劣。a.白茫茫。这白茫茫的东西是什么?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读好这个词(读词)评:那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儿寸草不生、荒无人烟。b.不毛之地。不毛之地是什么样的地方?(没有植物,没有美丽的花儿,没有翠绿的大树,甚至找不到一棵小草)鲜花、小草在这样的地方能生长吗?这儿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2)那里没有植物,没有绿色,也没有小鸟蝴蝶,有的只是漫天的风沙,厚重的盐碱。谁来读好这两句话?评:这样的一片沙漠,多么荒凉可怕。(3)环境恶劣,寸草不生,满目荒凉,带上这些感受,读好这两段话。2.可是如今这儿的沙漠却变成了绿洲。出示: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引读。【板书】绿树成阴鲜花遍地3.这样的不毛之地怎么就变成了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了呢?阿联酋人民究竟是怎么做的?请你认真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句子,划一划。(1)出示句子: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红显“买来、买来、买来”。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出现了三次——“买来”,你读出了什么?(付出的代价巨大,耗费了大量的财力)①为什么这么说呢?/泥土、淡水、树苗和花草都得从什么地方买来。预设: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国外用飞机空运,得花大量的金钱;淡水对于沙漠中的人们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可是阿联酋人民却将这极其珍贵的淡水用于种植树木,那是多大的代价呀。(2)是呀,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板书:巨价培植)出示句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齐读)补充资料: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培养一个孩子成才,从他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四五十万,也就是说培育一棵树就需要几十万,现在是绿树成阴,鲜花遍地,那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呀!这个数字一定是令人惊叹的。带上这种惊叹,一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