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就以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两鬓角作装饰;后来逐步发展,剪成花草、动物等贴在窗户上,又叫“窗花”;剪纸工具很简单,就一把剪刀,有的艺人用刻刀,所以,剪纸又称为“刻纸”。姥姥的剪纸姥姥的剪纸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择(zézhái)菜刁难(nànnán)三伏盛(shèngchéng)夏薅(hāorǔ)草机灵(língling)数(shǔshù)九寒冬预习反馈姥姥的剪纸怎么样?(1)默读第1——6自然段,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姥姥的剪纸留给你的印象。(2)同桌交流,讨论文中的哪一个字最能体现姥姥的剪纸技术的高超。合作探究一:合作探究二: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姥姥剪纸的神?画出相关语句。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对比手法正面描写——夸张手法侧面描写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话中的“调皮蛋,刁难,挑剔,耍赖”的意思。——反衬手法姥姥剪纸技艺为什么如此高超?画出有关句子。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常年累月的练习与实践。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意思。返回合作探究一: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引得众人啧啧称赞。她对乡亲们是如此友好,对我这个调皮的外孙更是疼爱有加,她又是如何用剪纸来传达这份真情呢?“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有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你从‘拴’中体会到什么?找找,文中具体描写了几幅剪纸“牛兔图”?用浪线画下来。你从这几幅作品中体会到姥姥怎样的情感?合作探究二:理解:“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你能读出这剪纸背后隐含的深意吗?能给这幅剪纸起个名字吗?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牛驮兔——牛兔同食图——牛兔离别图我摆弄着各种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和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梦境和心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小练笔: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听到了;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合作探究三: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那么为什么题目要叫“姥姥的剪纸”?而不是“剪纸的姥姥”呢?这“剪纸”究竟有着怎样不平凡的意义?原文(选段)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地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总结课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让手中的剪纸说话,传情,让祖孙间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但她又和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儒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剪纸不光指的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姥姥与“我”情感联结的桥梁。姥姥用剪纸表达对我的思念之情。因为剪纸我深深地思念着亲爱的姥姥。一幅幅剪纸作品,传达着“我”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