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案七上第3课知耻近乎勇课时2:立身需要自尊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尊,了解自尊与自傲、虚荣的不同,知道自尊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2.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的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二、活动内容:活动一:情境一:当我被人无端地指责甚至谩骂时,我会怎么做?情境二:当我的建议被老师或同学采纳后,我会怎么做?活动二:(1)学生阅读幻灯片所显示的材料(纽约商人的故事)。(2)请结合自尊的含义续写故事结尾。并说明续写理由。(3)阅读故事的结尾。回答问题:①纽约商人为什么又回来取走几支铅笔?②纽约商人的话对铅笔推销员产生了什么影响?③我们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活动三:当我们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怎样做?为什么?▲当你办事情受到冷遇时:▲当意见被否定时:▲当你受到批评时:活动四:(1)看教材漫画A,学生思考回答:①列举自尊“过强”或“过弱”的危害。②说说自尊与自傲的区别。(2)看漫画B,学生思考回答:①列举虚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②说说自尊与虚荣的区别。通过本课学习,我的感悟是:三、当堂检测: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自信的表现是()A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B看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计较名利C对待表扬沾沾自喜D始终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简答题:2、期末考试时,小王的数学只得了58分,为此,他整天唉声叹气,埋怨自己脑子笨,不是读书的料。小王的这种态度是一种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