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内涵及其意义,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正确看待两者。过程与方法: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认识。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含义,认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重点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学生课下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大意二、导语设计请同学们观看PPT1.提问:图片一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反映了当下的一种什么热潮?明确:孩子们在读私塾,反映了当下大中城市兴起的私塾热。2.提问:图片二所反映的哪一个节日?明确:七夕情人节。近几年,国内一些较发达的城市兴起了一股私塾热,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新式私塾中去学习儒学经典,唐诗宋词;七夕情人节重新兴起,成为情人们的又一节日。这些反映出人们渴望“回归传统”的心理需求,“回归传统”成为当今社会的又一热门话题。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而科学地回归传统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课。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学会如何正确科学地看待传统,而且养成辩证思考问题,关注探究身边文化现象的好习惯。三、作家介绍庞朴,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学者。先后在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职。曾任山东大学讲师、《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儒家辩证法研究》、《庞朴学术文化随笔》等。有兴趣可上网查看庞朴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pangpu四、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2、按照“传统”这一核心概念,我们可以怎样划分本文的结构?总——分:传统文化、文化传统——总3、提问:重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什么是传统?(用原文回答)明确:传统是那个在以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我们常常会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说法,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又是文化传统呢?两者又分别有什么样的内涵意义呢?就让我们进入课文下面的学习五、文本研习1、提问:重读课文“传统文化”部分,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明确:传统文化的全称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举例:以中国的传统民族服饰为例。中国古代民族服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汉服(指明末以前的汉族服装)和清装(清朝时期的满族服装)。汉服虽然整体上相似,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褒,衣襟宽大)衣博带,风格简单清淡。但每个朝代也不尽相同。如秦汉时期的人穿的衣服是曲裾深衣,如PPT图。所谓的曲裾深衣,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下宽上窄,前襟缠身的高领连衣裙。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很有意思,男子比女子更爱美,他们喜欢涂脂抹粉,服饰讲究飘逸舒适,因此这个时代产生了很多美男子,这些美男子有三大爱好,剃须,抹粉,熏香。《三国志》中记载,有一次曹丕薰香薰得太过分了,连他的坐骑也受不了了,照着他的膝盖就咬了一口。气得曹丕把马给杀了。可见那个时期的美男们对薰香这件事有多热衷了。同学们知道那些那个时代的美男子?如潘安,兰陵王,卫王介等。同学们知道卫王介他是怎么死的吗?卫王介长得极美,美如珠玉。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王介估计缺氧了,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王介”的由来。唐朝时期,妇女穿的多是上襦下裙,意思就是上身穿短衣,下身穿长裙,同学们都知道,唐朝以丰满为美,因此唐朝女人的衣服领口很低,这样便于凸现女性的丰满之美。清装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同学们在《还珠格格》《孝庄皇后》等电视剧中都见过了。那时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