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批评的策略涪陵区蔺市镇堡子中学沈兴平常听见一些老师发出这样的哀叹:“这个学生,批评一百次也惘然。”批评为何失灵?究其原因,教师笃信“严师出高徒”常以一种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来对待学生的错误,总是不厌其烦地数落其长期以来的种种不是。这种批评方式,在初级阶段可以对学生起到警醒的作用,但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学生的逆反和厌烦心理便会产生,继而对这种批评不屑一顾,甚至还会破罐子破摔,反正改不改都一样。教师做了无用功,批评的效果也不见效。确实,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可班主任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却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是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这几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我几乎批评过每一位学生,又启发他们自觉地反省,我始终注意做好下面几方面工作,促使学生在批评中成长起来,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一、批评要客观公正,有所针对。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例如:初一时有个男生,常在班上捣乱,老师找他谈时,又往往不说真话。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要批评他之前,一定从各方面掌握好他与犯错误有关的全部材料,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花上大半天时间去弄清楚,之后找他来谈,批评他时,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经过反复几次,渐渐地他的侥幸心理弱了,他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期末考试将近的班会上,他还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以实际行动,自觉收纪,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在期末考试中进步十几名。在他的努力奋斗下,学年期末考试成绩达到预期的目标。家长十分高兴,说班主任能掌握好批评这武器使批评受到良好的效果。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件确实有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一切的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使批评不会让学生觉得空穴来风。有的学生精了,为了避免老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会不承认自己的错。如果老师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二、批评要有的放矢。批评有针对性,收效才会大。老师在台上大讲特讲,但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既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批评要有的放矢,就是指批评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上,批评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上半学期的阶段性测试刚过,电脑统计表明,调整之后的我班在成绩上没有优势了。我立即召开班干部会议,在充分了解情况之后,在班会上我作了有的放矢的批评。列举一些同学在学习上做得不足的具体事例,成绩下降是因为上课不专心,自修课不抓紧时间而造成的。然后给他们提出目标,先争取在平时的一次次测验将成绩提上来,有了良好的基础,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打一个翻身仗,最后还各指派一名干部对他们督促和指导,及时向老师反映情况,促使他们进步。结果在期末考试中,我班的成绩又领先了。三、批评要留有余地。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既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一种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否定或者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以前我班有位学生,常常旷课,以往老师批评他都听不入耳,老师将他“判了私刑”。有一次他有旷课、回校后我就批评了他,不过我不是历数他的过错也,不讲他屡教不改,而是叫他将以往旷课的原因总结出来,叫他想想,有什么原因是不可以克服的,老师可以帮助他。第二天,他对我说,旷课的原因都可以克服、其实可以做到不旷课的。于是我就说:“古人有句话:岂能尽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你已懂事,自己想想吧!”后来他果真想通了,一个学期都没缺过课,连迟到都极少。从学生的心理承受出发,恰当地运用“留有余地”的批评方法,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