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掌声》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赞美同学们的宽容和善解人意也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地关心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评讲几位同学上节课的作业后,问:你们会用什么方式来表扬他们呢?(学生不由自主的鼓掌)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跟老师一起写课题。3、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课文讲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愿意听老师读读吗?(配乐读文)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三、前后对照,感受小英变化(一)学习重点词句1、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她从小就患上了什么病?(课件出示词语:小儿麻痹症)2、学生读词语,老师介绍这种病。3、因为英子得过小儿麻痹症,所以腿脚——(课件出示词语:落下了残疾)4、学习生词,重点知道多音字“落”。5、腿脚残疾的英子最不愿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课件出示词语:姿势)6、词语回到句子里,出示句子,学生练习读。7、对比词语:“犹豫”和“忧郁”并读带词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二)学习英子忧郁部分1、由句子引出英子很忧郁。2、学生读第1自然段,体会英子的忧郁。3、交流体会。(课件出示句子)(1)从“默默地”体会她的文静。(2)从“早早地就来到教室,总是最后一个离开”,体会英子害怕被别人嘲笑。(3)从“总是…又总是…”体会她内心的孤独。指导读好重点句。4、小结:英子忧郁、自卑(板书:忧郁、自卑)5、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三)学习英子开朗部分1、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2、英子有了哪些变化?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啊,她和小伙伴嬉戏玩耍,快乐得像只小鸟。“甚至…还…”她忘记了自己腿脚不方便,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的英子。)3、现在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指名回答并板书:活泼、开朗、自信4、看到英子的变化你们高兴吗?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学生练习朗读)5、抽生朗读,学生互评。四、领会掌声内涵1、同学们,是什么让英子有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呢?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英的动作、神态句子。细细体会小英的变化。3、指导体会重点句。(课件出示句子)(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问: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英子的心情怎样呢?(2)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生齐读)问:“犹豫”是什么意思?小英犹豫什么?从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生答:英子的痛苦、无奈)4、此时你想对英子说点什么呢?(抽生回答)5、所有的鼓励都化作一种无声的语言——掌声出示句子: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问:透过掌声,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掌声意味着什么?(学生自由发言)6、带着感受读句子。7、正是因为这掌声的鼓励和信任,英子成功讲述了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问:此时你有想对英子说什么呢?此时的掌声又代表着什么?(赞赏、肯定)8、听到这样的掌声,小英无比激动,但是她什么也没说,她只是——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此时的“一摇一晃”与上台时的“一摇一晃”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交流)是啊,就是这充满鼓励、满含夸奖的掌声使英子改变了生活的态度,正如她在给我的来信中所说——9、学习最后一自然段。(出示文段,学生读信的内容。)五、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1、请学生用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学生一起交流本节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