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永寿县马坊镇中学张建军[内容提要]高效课堂是目前我县教育部门提倡并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致力追求的目标。我认为,要实施高效课堂,就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大胆放手,相信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它改变了传统教学呆板、僵化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兴趣活力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我觉得,学生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他们是质变的内因。一切教育资源,包括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内都是促使内因质变的外因。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多媒体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改变了课堂教学中主客体的地位,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我就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敬请各位同仁指点斧正。一、多媒体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传统的教学资源极其匮乏,除了教材,就是一些课辅资料。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几乎谈不上拓展视野,完全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教学思想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谈不上培养新时代的人才。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被打破了,多媒体走进了课堂,极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为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育资源应有尽有,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培养一专多能的新时代建设人才的教育理想。如:在教学《醉翁亭记》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教学课件,整合了有关图片资源和相关资料,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了琅琊山四季美景,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深切感受作者寄情山水的逸致;又通过幻灯片演示相关资料和课文配乐朗诵等,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欧阳修与民同乐的伟大情怀。通过多媒体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二、多媒体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被激发出来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就变得非常低。通常一课时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分成几课时,这不仅延误了教学进度,而且出力不讨好,学习效果不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得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乐学是搞好学习的先决条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正是解决了这一难题。丰富的教育图片,生动的教学视频,便利的教学手段,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规划。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三、多媒体的应用,优化了课堂结构。多媒体走进课堂,打破了以往僵化的课堂结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一个劲地讲,学生一个劲地学。老师为教学的主体,这种教育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理念,确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既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就应该归还学习于学生。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着、引导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响应县教育部门提倡的“以教改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号召。认真学习了“洋思教学”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内化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五环教学模式”。即,情境导入、目标引领,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指导自学、合作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