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简案一、文本解读:本文是介绍海洋与人类生活的一篇说明文。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文章可以从三部分去理解:第一部分是第1~3自然段,主要讲人类与海洋关系密切,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第二部分是第4~8自然段,主要讲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第三部分是第9自然段,讲人类要开发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为什么“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理解的重点。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首先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缕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建议在教学时,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海洋的神秘莫测、绚丽多姿,定会使学生们遐想联翩,激发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不要仅局限在教材知识上,建议课后带领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愫。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原因,领悟过渡段的表达作用。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重点、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原因,领悟过渡段的表达作用。四、教学简案: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茫茫的宇宙中,飘浮着一颗美丽的“水球”,那就是我们的地球。之所以称地球为“水球”是因为什么呢?2、是呀,地球上71%都覆盖着水,即海洋。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3、我们曾读过很多与海洋有关的书籍。从电影、电视上看到过有关海洋的镜头,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学生交流。出示画面:平静温柔的海、波涛汹涌的海。4、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汹涌、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可是金涛先生却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板书课题)5、质疑:读了课题,自己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猜猜课文又会给我们写些什么内容呢?(如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轻声练读课文,提出要求要读准字音,要把句子读得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2、然后出示生字词,检查低廉威胁索取敬畏大显神威望洋兴叹喜怒无常无穷无尽匮乏干旱回眸蔚蓝色3、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字的读音变化,字形的区分。4、指导学生会读会写:“慷慨、蕴藏、锰、硫、威胁”。5、用钢笔描红”指导书写。先邀请学生上黑板书写生字,孩子们是很乐意的,其他同学在书上描红,然后请学生做小老师,评价黑板上的字,写得如何,给出建议,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如何写?。6、理解“匮乏、低廉、敬畏、望洋兴叹”的意思,可让生联系上下文、也可采用查字典等方式来理解。7、再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8、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站起来读给同学们听听,再说说你为什么对这一段感受深。学生,教师评议。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正确、顺畅地朗读课文,给足学生自由读书的时间。三、浏览课文,概括课文内容1、这篇课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2、哪位同学告诉我,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告诫人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四、合作探究。1、过渡: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千百年来,面对喜怒无常的海洋,人们既爱又敬畏。不过,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不用再“望洋兴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