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题1笔算乘法一、复习引入16×4=1.口算。6464230×4=92092019×3=5757180×4=720720140×7=98098024×5=120120210×5=10501050136×32=43524352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估计约有1500千米。145×12≈150015010一、自主探究?145×12=290145×11451740先用个位上的2去乘145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52注意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把所得的积加起来笔算对了吗?用计算器验算一下。用笔算比较准确:1.计算中“5”为什么同十位对齐?2.计算中十位上为什么是“9”呢?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时,得到的积表示几个十,因此要同十位对齐。计算中,哪一位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做一做2681341608255012751530012327048272474189619434128864477281015290391520376798827134×12425×36176×47237×82322×24145×27679×13286×35143085810010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计算呢?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题2因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一、复习引入10×5=1.口算。5050210×4=840840200×3=60060020×3=6060130×5=650650240×2=480480二、自主探究2.(1)160×30=我喜欢这样笔算。先口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4800为什么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呢?添上一个0表示是160×3的积,添上两个0就是160×30的积。在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所以在积的末位添上两个0,这样计算很简便。160×304800(2)106×30=3180自己试一试!106×303180106×30这样列更好:我这样列竖式:1.把因数末尾有0前面的数字相乘。2.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简便?做一做220×40360×25160×60580×12880096001807290001165869601.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题3积的变化规律一、创设情境1.口算。15×8=25×4=170×5=26×100=30×50=32×300=36×20=9×800=42×400=8×600=20×300=240×5=2.买一个文具盒需12元,买2个文具盒需多少元?买4个文具盒呢?买6个文具盒呢?买文具盒的个数越多,所需的钱就越多。在乘法算式中,积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120260072048001001500720060008509600168001200二、自主探究3.观察下面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1)6×2=12(2)20×4=806×20=12010×4=406×200=12005×4=20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二道算式比较,哪个因数没有变,哪个因数变了?是怎样变的?积又有什么变化?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不断变大,积也不断变大。用以上的方法依次比较其他算式。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小,积也不断变小。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做一做1.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12×3=48×5=8×50=120×3=48×50=8×25=120×30=48×500=4×50=363603600240240024000400200200你能看出每组算式有什么规律吗?2.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24÷8=3200×3=600(平方米)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600平方米。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课题4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还知道买了多少件商品,最后算……4.解答下面的问题。一、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0×4=(元)(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80×3=(元)(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24040080×3=240(元)10×4=40(元)单价×数量=总价你知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吗?每件商品的价钱买了多少一共用的钱数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总价做一做2.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已知数量和总价,求单价。已知单价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