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劳动来实现中国梦宝鸡市金台区东仁堡小学高卫妮恩格斯有一段话:“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后来,汪济生专门总结了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及“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他指出:“他的含义应该是,劳动不但创造了人的生活资料,甚至连使用这生活资料的人也是劳动创造的。”这真是痛快淋漓地强调了劳动的重要!那么,什么是“劳动”呢?词典是这样解释的: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称之为劳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今天,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劳动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今天的中国发展进步,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三个“劳动”,构成了我们以劳动筑梦、圆梦的力量支点。所谓辛勤劳动,就是“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就是“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一勤天下无难事,人人都为梦想贡献一份力量,中国梦就有了坚实根基。所谓诚实劳动,就是脚踏实地、遵纪守法、社会和谐的劳动,这样的劳动最有质量,是真正的财富之源。所谓创造性劳动,就是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勇于进取的劳动,从科技创新到制度设计再到工作中的每一个新点子,都有创造性的因子;从发展方式转型到破解改革难题,都需要用创造性劳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因而,创造性劳动是提升“中国梦”的强大动力。践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首先需要彰显崇尚劳动的主流价值,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好风气,让“劳动圆梦”成为每一个人的人生信念。我们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我们倡导辛勤劳动。高尔基曾经这样形容:“劳动是一种愉快的生活,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达·芬奇也说:“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劳动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而且会使一个人的道德变为高尚。普天之下,还有比劳动更充实、更愉快、更光荣的么?如果你曾品尝过劳动的艰辛,那么你就一定会为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中提出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叫好。劳动是生活的基础,也是做人的本分。从我记事的时候起,父母就不断地教育我:“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只有勤劳,只有刻苦,才能过上好日子。劳动往往是辛苦的。任何一种劳动,都不会像喝茶一样愉悦,像散步一样轻松。无论是“锄禾日当午”还是“伐薪烧碳南山中”,都得流汗,都得弯腰。而且越是像红旗渠一样伟大的工程,越来源于艰苦的劳动。辛勤劳动是快乐的。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劳动中自己存在的价值,享受劳动带来的果实,在劳动中结识真挚的友谊,这些,都是安于享受的人体会不到的。现在有一些人,崇尚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喜欢轻松劳动而厌恶繁重劳动,追求高回报劳动而拒绝低收入劳动。甚至把在什么单位、做什么工作、任什么职务、有什么待遇,都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很显然,这也是“好逸恶劳”的旧观念在新时期的新表现。其实,越是艰苦和繁重的劳动,就越光荣,越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我们要大力弘扬“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正确理解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是每个自然人、法人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并把热爱劳动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来进行。同时,在全社会要把是否热爱劳动,能否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添砖加瓦,上升为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尺度。我们还应当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人生理想。要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价值取向,讴歌劳动、赞美创造,反对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我们倡导诚实劳动。是因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