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大林镇中学孙秀梅2000年哲盟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就意气风发地踏上了教师这个光荣的岗位,一转眼已经从教十多年。前几年,我一直在初中任教数学并担任着班主任工作,自2011年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被委以重任调到小学部任教,开始接一年级的班,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工作一段时间我逐渐能适应小学繁重的工作,我感触颇深,小学班主任工作真是特别的辛苦和劳累,但是,有几分劳累,就有几许收获。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有这样一个信条:一个班级有着良好的班风,学生在此生活学习,健康成长,乐在其中;教师上课时的兴趣盎然,乐在其中。作为一名新班主任,很容易把自己扮成“庙堂之上的”的“严师”,以为这样就可以有威严了,能让学生敬畏三分,这些“小不点”就能听我的话了,刚开始的前一个月里,我就以自己所认为的班主任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天天拉长了脸,特别是对待差生、调皮捣蛋的学生,没有一个好脸色,见到他们有什么不良行为,立即当面呵斥,当时的自己还觉得自己工作做得很及时、认真负责。可是我没有想到他们越来越不听话,我在学生特别是差生心目中的地位在一天天降低,慢慢地我觉得与他们心灵的距离上越来越远。特别是在一次“和老师说悄悄话”班级活动中,很多学生都说“老师我不喜欢你”“老师,我怕你!”这时,我突然幡然悔悟,如果长此以往,那么班级的学生怎么教啊,我是永远也管理不好他们的。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别看年龄小,但他们也是有人格尊严、有思维、有情感的人。“情”的投入是教师工作的内在要求,情到深处,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向你敞开,他有话愿意和你交流,有困难愿意请你帮助,有苦闷愿意向你倾诉。你的“爱”他能领悟,你讲的道理他能接受,你指出的缺点他愿意改正,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从那之后我开始着手改变自己,一点一滴地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开始打心眼里关注他们,关心他们,遇到事情不再是呵斥他们,而是先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让其自己来陈述自己的问题,也就是给予他们发言权,不再是自己先劈头盖脸来一顿了慢慢地,我发现这些问题孩子也不再是像以前那样不听话了,我提到的要求一般都能遵守,甚至,我发现他们开始热爱起班级来一、以教师高尚的行为影响学生1、正人先正己,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每天课间操,我都是和学生一样绕远路,多走几步,按学校规定的路线进出教室。一天上班时,我随手捡起一片纸屑,当时没想什么,回到班,孩子们陆续进班,居然有好几个孩子的手里攥着小纸片或小棍,直奔教室前门后的的垃圾篓。我表扬了这几个孩子。以后,总会有些孩子手里会拿点垃圾,课间也不例外。当然,我也不忘适时地表扬一句。2、关爱学生,爱护班级,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天气凉了,学生下课出去时,我总要嘱咐一句:“把衣服穿好。”放学时我总要告诉学生:“靠边走,路上注意安全!”老师关爱学生,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有一次,我们班、、、突然肚疼发烧,我一边打电话通知家长,一边骑电动车带孩子上医院,还好,家长及时赶到医院,帮忙挂号、找医生。等这一切忙完,我才发现,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在、、、休息的几天里,我不断打电话问孩子好点没,落下的课来了再补家长似乎没想到我会打电话,很惊喜的样子,孩子来上学后,我又帮他补课,那孩子很聪明,一点就会,从那以后我觉得孩子跟我更近了。在我的带动下,学生之间也互相帮助了。谁没带红领巾,就会有孩子主动送给他。还有细心的同学备了几条红领巾,以备不时之需。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1、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活动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学生从中可以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从而使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感受到集体荣誉感跟每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以便增强其上进心和自我克制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齐心合力,为班集体争光,学生取得了成功会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