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曲》教学小结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新疆音乐,学唱《青春舞曲》。重点也是《青春舞曲》的教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备课的时候设置了几个环节,意在更好地完成教学。然而具体实施的时候却碰到了很多问题:一.导入不够直接。我用维吾尔族民歌《大阪城的姑娘》创设情境,接着用新疆的风土人情切入,谈了新疆的风土人情,著名的风景,气候特点等后又转到维吾尔族,然后才引出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不仅罗嗦,还兜了一个大圈子,有些画蛇添足,课后想想,其实这里只要从《大阪城的姑娘》直接导入就可以,不仅干脆而且自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衔接的自然过度到下一个环节。二.语言不符合审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了太多随意的语言,比如“新疆还有哪些东西也很有名啊?”“还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等等。感觉就像低年级小朋友。音乐是美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就必须符合审美标准,不能在课堂上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会影响音乐教学。所以,作为一名新老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语言美教态自然。三.重点不够突出本课的重点是《青春舞曲》歌曲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的互动不够,从学唱到歌曲处理的不够细致,所以歌曲的处理也仅仅局限在了表面,没有让学生真正了解该怎么去唱好这首歌。导致后面的辅助教学――舞蹈律动占了很多时间,也变成了“重点”。另外,打击乐器的节奏训练也有些喧宾夺主,而且过度不自然。因此这节课的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小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改进教学教法,吸取前辈们给的教学建议,注重和学生的互动课堂的气氛,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