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船夫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准确学唱歌曲,并尝试表现陕西地区民歌的特点与风格。了解体会“重复”这种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法。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模仿中初步感受陕西地区民歌的音乐特点与风格。通过准确学唱,力求用自己的歌声表达音乐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体验感受陕西地区民歌的音乐风格,逐步产生对西北各类音乐的喜爱之情。学情分析陕西省对学生来说很遥远,很陌生,但学生知道阿宝,也有听过歌曲《黄土高原》阿宝的演唱风格和李娜的《黄土高原》都能表现出陕西民歌的特点,这为学习本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学重难点1.初步感受陕北音乐的风格特点,准确的演唱这首歌。2.了解并体会“重复”这种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法。教学过程一、走进西部1.歌声引进西部(l)音乐引路学生在歌曲《黄土高坡》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坐定后组织上课。(2)提问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吗?谁能说说它的音乐风格怎样谁能唱上几句?2.影片简介西部课件展示黄河、黄土高坡以及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提问: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性格呢?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师:咆哮怒吼的黄河与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赋予那里的人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空旷、高亢的声调与歌喉。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同学们一同去感受陕北民歌的风情。出示课题——《黄河船夫曲》二、西部放歌1.听《黄河船夫曲》(l)初听歌曲(多媒体出示学习提示一)师:演唱风格?速度?你听出它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生:引导学生说出粗犷、高亢、空旷、雄浑、质朴等特点,两段,一问一答的形式。(2)听唱学习(多媒体出示学习提示二)师:听唱法学习歌曲,注意节拍,休止符,装饰音,找出方言并模仿。找到歌曲旋律中重复手法。师:这一句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生:陕北方言。师:还有哪句用了方言?生:“我晓得”的“我”,唱成“e”。师:难点处理。(3)细节处理(多媒体出示学习提示三)歌曲开头“呦,号……哎”有何用意?结尾“嘿呦呵,嘿呦”表达了什么?2.表演唱师:同学们觉得歌曲的曲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师:平稳稍慢的速度,让你感受到此时的船是在急流险滩中还是在平静的河面行驶呢?师:听了并唱了这首歌,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黄河迂回曲折的河道和无数船只及艄公形象。在遇到风平浪静时,他们便时常会唱起有问有答的船夫们自己的歌——《黄河船夫曲》……师:船夫们是怎么划船的,你能学一学吗?(引导学生掌握划船、拉船的动作。)师:歌曲开始处有一大一小两个吆喝声,这是怎么回事?生:是交错而过的两只船上的船夫在打招呼。师:那我们就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条船,一起来扮演一下黄河上唱着《黄河船夫曲》的船夫们。比比看谁唱得韵味更足。三、采风归来1.拓展延伸师:黄土高原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相信这节课同学们有了很多收获。今天的黄土高原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贫瘠的土地上开垦出了肥沃的梯田;黄河大桥巍然耸立;高速公路穿过高原;南水北调工程正在启动……黄土高原一步步走向繁荣。虽没有大都市那么繁华,但它很独特,大家想不想了解现在的西部人的变化?2.播放《中国梦想秀》陕北小伙贺东(或阿宝的歌曲)四、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生总结略)相信陕北小伙贺东的梦想也激发了我们的追求,希望同学们在领略黄土高原魅力的同时,学习黄河精神船夫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畏艰险,团结互助,勇往直前,同学们能不能做到?(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让我们向着梦想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