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探究性试验教学设计一、引入问题:分析下面这个化学反应:点燃碳+氧气二氧化碳CO2CO2在这个变化中,什么发生了改变?二、提出问题:以上分析了化学变化中“质”的变化,那“量”是否改变呢?你认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会怎样变化?三、猜想假设:引导学生展开联系与猜想:化学应前后质量会减少或化学应前后质量会增加或化学应前后质量会不变?二三百年前两位科学家的“争论”,他们谁对谁错呢?今天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四、实验探究:1、教师规范演示;2、展示实验基本操作(天平的使用、药品的取用);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按方案实施(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组内讨论、得出结论;4、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实验,形成结论。五、共享交流:1、小组汇报、组间交流(质疑、知识共享);2、组织学生汇报:怎么做的?得到什么结论?3、教师提倡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六、得出结论:我们通过实验体验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事实,但形成规律却不是一两个实验就能说明的(展示:科学家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七、教学反思:教师提出的问题未能完全激起学生的争议。当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时,没有出现预想的争论场面,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质量保持不变,反而使教师陷入尴尬的局面。改进:也可以不用学生猜测,直接用化学史引入:展示两位化学家的争论,你站在哪一方(简述理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吧!这样更直接,当学生推翻波义尔的结论时,会收获到更大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