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窗前的气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组织教材内容,《窗前的气球》是其中一篇叙事性文章,主要表现同学之间的友爱。课文以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学用气球给科利亚带去问候的故事。全文虽然没有用文字明确告诉学生什么道理,却充满着温馨的友爱之情。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心童趣,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练习朗读、体会真挚情感、拓展想象的好教材。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自然不用深讲多问。识字写字及朗读教学仍是本课的重点。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便可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会真挚的友谊,体验情感的变化;再通过一些必要的说话训练、想象练习,就课文中的空白点对学生进行适当引领,又可让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文。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表达的美好友情。三、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四、教学准备气球、生字卡片、生字书写纸、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小朋友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气球)平时,你们是怎么玩气球的?(指名说,教师及时通过评价指导学生)看来,气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增添欢快的气氛。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这个气球,却有种魔法——是治病的良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本,学习第22课──窗前的气球。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到圈画的生字时,多读两遍。(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3.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要求认识的字:科亚呆始猜拴逗,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4.同桌互读生字。5.指名领读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6.课件出示词语:科利亚呆呆地开始猜出来拴着逗人,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7.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8.自由认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9.重点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床”“病”“周”。(1)出示“床”“病”“周”,区别“广”和“疒”(2)学生观察半包围结构的字,说一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4)学生练习在写字卡上写字,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交流。10.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师:课文主要围绕着科利亚心情的变化描写的,仔细再读课文,找到这些句子并画出来。11.放课文朗读,学生找出科利亚心情变化的句子。12.指名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1)他觉得真没意思。(2)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3)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指导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师:为什么科利亚觉得真没意思呢?读一二自然段,找出原因。(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这里的“谁”指的都是哪些人?(学生读后指名说。)(2)练习说话。课件出示:__________不准来看他,病床上的科利亚_觉得_________。(3)在课文中找出表现科利亚孤单、难受的词语或句子练习读第一、第二自然段。(4)课件出示科利亚一个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的情境图,指名配乐读第一、第二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2.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师:科利亚的心情为什么一下子好了许多,找到相关句子(1)(课件演示一个气球飘上来,在窗前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动起来的情景。)看,一个红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了上来,在科利亚窗前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这是怎么回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描述了这个情景,让我们来读一读吧。这段中只有两个句子,第2句是个疑问句,注意读出疑问句的语气。(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教师简要评价。(3)可爱的(),练习说话3.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1)过渡:是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读完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