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物体》课后反思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了促进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教科书在整个小学阶段设计了“观察物体”系列内容。教学中因为对其重视度不够或因其不像数学,导致部分教师在思想上认为“不重要、可教可不教”和部分教师不会教。实际上“观察物体”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空间推理"“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一.以观察物体为载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和操作中逐渐发现由五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与他们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三.仅靠动手搭一搭,学生的空间观念就能有效建立吗?还要依靠教师引导学生“想——画——摆——想”,经历由“立体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立体”的探究过程,引发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提升活动经验。例如,“怎么画出看不到的左面的样子”,体会“前与后、上虞下、左和右的相对性”,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没有看得到并不代表没有”,体会“小正方体被挡住了”。这些空间观念都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学生亲自操作、想象、探究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