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文作为例子利用好“例子”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阅读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阅读教学存在突出问题:1、教学目标不全面忽视了对文章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学习。缺乏这样的意识——把课文当成例子,让学生从这个例子学习如何写好文章。阅读教学存在突出问题:2、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把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作为最难的内容,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最多,而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文章的表达方法方面,在教学中却不予关注,或关注不够。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第二课时:围绕“内容思想”→学习“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感情朗读课文。关于“例子”“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关于“例子”就是把一篇篇课文看作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训练的一个载体。“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教课文”这种理念指导下,会把着力点放在: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这句话,这个词写了什么内容,含义是什么。……“用课文教”这种理念指导下,就会把着力点放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让学生从中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从中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阅读教学中引导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觉得最难的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的解读难。即教师本身在备课时,自己就发现不了课文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的精妙之处。二是教学设计难。哪怕是看到了课文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面的精妙之处,但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即怎么引导学生去学习这些精妙之处。如何发现课文在表达方面的精妙之处?(精心备课)举例:一、人教版四上《跨越海峡的生命线》标点就是语言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他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举例二:人教版六上《月光曲》3、学习第二自然段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说一说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能很好的体现“幽静”的意境?(教师点拨:夜晚,小镇,小路,散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如果我们换成:夏天,中午,太阳,大街上,情境还一样吗?在写文章的时候,要表达的意境不一样,所运用的词语肯定不一样。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2)这句话中,如果去掉了“小”、“夜晚”、“幽静”、“断断续续”,把“散步”换成“走”,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脱词对比)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一天,他在路上走,听到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通过脱词比较,让学生体会作者为了表达这个夜晚是那么的柔和宁静而巧妙用词的心思。举例三、人教五上《圆周明园的毁灭》该篇课文的主要表达特点之一:句式整齐中有变化,运用了很多四字词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这样描写突出了殿堂的华丽、楼阁的精巧、买卖街的热闹、村野的幽静)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这些句子,句式对仗工整,富有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表现力。通过几个句式相似的句子的反复运用,强化了表达效果,把圆明园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