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瑞英小学欧阳健志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如何解决学生的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把低效的课堂教学变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把“教完”变为“学会”,关注每一个学生,关爱学生弱势群体,以人人学会作为目标,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解放家长,让学生心动、神动、身动,自然、快乐的参与课堂的全过程。一、学生是“太阳”传统教学是“地心说”,老师利用自己的魅力把学生吸引住,老师拉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教学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老师绕着学生转,学生自己跑,老师提供的是一种服务,学生学的好才是真的好。“效益=教师×学生,教师是一个恒量,学生是一个变量,学生投入的人数越多,投入的状态越优,课堂效益越高。”学生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建立学习组织,把学生有效的组织起来,让关注成为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只是一个口号,把这个口号变为实际的行动,课堂上只有四十分钟,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不借助学生的学习组织,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只能是一个梦想,因此,建立学生的学习组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学生的学习组织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要有分组。可以按照学生的座位自然分组,每四至八个人分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既有优生,也有差生,也可以特定分组,把优生分为一组,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讨论;把差生分为一组,方便老师统一管理,集中辅导。2、要有“领头人”。每个组必须安排一个有威信、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领头人”,组织组内同学协同学习,组织先学会的同学帮助后会的同学,了解组内同伴的学习进度,及时向老师汇报相关的信息,让老师全方位掌控学生的学习状况。3、要有培训。学生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老师在前,学生在后,老师抱着学生走”的学习模式,突然让他们走在前面,老师站在后面,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的过程就是培训的过程,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4、要有目标。每个学习内容要清楚的告诉学生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让学生围绕着目标进行学习,进行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达成情况。5、要有合作与鼓励。分组学习的另一个目标是合作、交流、共享,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对组内合作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老师适时激扬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从情感上自觉、快乐的参与学习。二、让学生唱“主角”,“哥只是传说”。有的教师过分迷恋教学艺术,把自己想像成可以创造神话的“神人”,不知不觉中“目中无人”,讲的太多,练的太少,教学效率一般。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淡化教学艺术,不必妄想一个人能改变世界,“哥只是传说”,老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与学习问题,让学生唱“主角”,自己走自己的路。“养猪说”:养猪的人只需给猪提供“好吃的”,把猪养肥,而不必替猪把“猪食”吃了。“育儿说”:育儿的母亲只有让婴儿学会走路,学会照顾自己,学会自己找吃的,母亲才会得到真正的的“解放”,育儿才算是成功教学中,让学生“唱主角”有一套科学的程序:“预习——展示——测评”,简单说就是“先学后导,先做后评”1、预习。预习有课外预习与课内预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关键是教师对教材的开发,老师精心设计学习问题,让学生看书,“钻进”教材,让学生“有事可做”。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老师设计以下的学习问题,让学生课前看书预习,课内在学习小组利用学习用具进行探究,并与同伴进行交流:(1)比一比:圆柱与圆锥的底面和高,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高也()。(2)量一量:把圆锥的容器装满水倒入圆柱的容器,倒()次水,才把圆柱的容器倒满。(3)想一想:圆锥的体积与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我发现了:圆锥的体积是()底()高圆柱体积的()。(4)编一编: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用s表示圆锥的底面积,用h表示圆锥的高,请你写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2、展示。让学生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保障是学生的交流与展示,课堂变学堂,教室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从展示的形式讲,展示有学生个人展示,也有小组合作展示;从展示的范围讲,展示有小组展示,也有班上展示。通过展示一方面给学提供交流的平台,互相学习优秀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