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武俊年这节课的重点是电路图,可是如果对于电路中的一些知识如果没有介绍清楚去画电路图学生肯定掌握不好。所以在备课时,我先安排实验,然后一一介绍各个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首先我安排一个活动:探究“怎样使小灯泡发光?”并提出要求:“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使灯泡发光,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每位同学桌上我都配发了实验器材。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接下来我通过ppt再纠正学生们在连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让学生观看《简单电路的组成》ppt课件。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边连边告诉各个元件的名称。(电池、小灯座、开关导线)还要强调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接连好问:“小灯泡发光吗?”学生没有看到光。教师闭合开关。学生会看到小灯泡发光了。接着教师告诉他们:“小灯泡发光了,就表示这个电路中有电流。”板书:电流和电路。并问你知道电路中的电流是怎么形成的吗?通过动画播放讲解“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原来金属内部杂乱无章的电子在电池的推动力下,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按照这个规定,当电路闭合时,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谁能够指出我们连接的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学生指出后,让学生辨别在这个电路中形成的电流的是自由电子,那么电子带负电,它实际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对于二极管同学们比较陌生,所以我准备了一些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实物让同学们观看,再结合ppt图片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接着就按这样的流程讲解:(1)电源。作用:提供电能的装置。让学生通过ppt图片了解干电池内部结构和一些常用的电源。(2)导线。作用:连接电路,输送电能。(3)开关。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把刚才连接好的电路中开关断开,学生看到灯泡熄灭。(4)用电器。作用:消耗电能的装置。小灯泡、电动机、电铃等等都是用电器。通过ppt图片向学生们展示常见的用电器。再讲解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电路连接后,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②开路:当开关未闭合,或电线断裂致使线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又叫断路。③短路:没有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由各个元件的介绍以及讲解电路的三种状态自然引到电路。我就带领大家画电路并告诉学生这样画出的电路是实物图。我提出:这样很麻烦,我们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替这些元件所画出的图就称为电路图。通过ppt课件展示元件符号图。并提出画电路图的一些要求.然后让学生们做2个活动:依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和依据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在巡视中发现有不规范的及时纠正。在全班进行评价学生画的电路图和实物连接。指出错误的地方。这节课这样上,我觉得效果非常好。好处之一是把凌乱的一些小知识点很明晰地表达了出来。我的板书是这样写的:1、电流: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性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2、二极管:单向导电性13、电路的组成:①电源:干电池、学生电源、发电机作用:维持电路中的电流。②开关(电键):作用:控制电路输送电能。③用电器:小灯泡、小电动机、电铃作用:消耗电能。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电路连接后,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②开路:当开关未闭合,或电线断裂致使线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又叫断路③短路:没有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4、电路图符号和电路图①电路图的定义:②强调画电路图的要求:好处之一:教师演示实验,控制了实验时间,利用ppt课件讲授为学生画电路图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好处之二:对着实物讲解学生理解的较好,所以在讲课中拿着实物提出问题学生基本上都很投入且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说的。好处之三:形成的概念很自然。在讲解各个元件时,把电路的状态带进去,在讲解电源时,先板书和介绍了开路和通路,是通过演示实验直接获得,这样很清晰。在讲解用电器时,提到短路,让学生明白短路就是没有接用电器的电路。好处之四:注重的细节教学。教师没有示范画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