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1、22课基础知识检测学号:姓名:得分:一、给下列加波浪线的词语注音。10论语不亦说乎罔殆好之者尊君在不华歆辄王欲舍所携人相弃邪二、解释下列加波渡线的词语。301、陈太丘与友期行:2、相委而去:3、元方入门不顾:4、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5、有一人欲依附:6、幸尚宽:7、遂携拯如初:8、下车引之:9、不亦说乎:10、人不知而不愠:11、思而不学则殆:12、三十而立:13、学而时习之:14、可以为师矣:15、择其善者而从之:三、写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81.不亦说乎:()通()2.学而不思则罔:()通()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4.尊君在不:()通()四、写出下列加波浪线词语的古今义。161.期日中:古义:今义:2.太丘舍去: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4.三十而立:古义:今义: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的记录。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字(),()末期鲁国思想家、政治家、()家,()家学派的创始人。2、《世说新语》是古代()集,分德行、言语、政事、()、()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的言谈逸事。作者刘义庆,()(填朝代)文学家,彭城人。《期行》选自《》,《乘船》选自《》。这两篇都是()。六、翻译下列句子:10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七、问答题。111、请写出《论语》六则中谈论学习态度的句子。(至少两条)62、《期行》这个小故事给你哪些启示?5第21、22课字词检测(参考答案)一、给下列加波浪线的词语注音。40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罔wǎng殆dài好之者不如乐之者hào尊君在不fǒu华歆xīn辄zhé王欲舍所携人shě宁可以急相弃邪yé二、解释下列加波渡线的词语。601、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2、相委而去:丢下,抛弃3、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4、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一起5、有一人欲依附:想6、幸尚宽:幸而,恰巧7、遂携拯如初:救助8、下车引之:牵引,拉9、不亦说乎:通“悦”10、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11、思而不学则殆:危险,即学业上陷入困境。12、三十而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13、学而时习之:按时14、可以为师矣:做15、择其善者而从之:听从,采纳三、写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6.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8.尊君在不:(不)通(否)四、写出下列加波浪线词语的古今义。5.期日中:古义:约定今义:日期6.太丘舍去:古义:丢下今义:住房或舍弃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8.三十而立:古义:成就今义:站立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作者刘义庆,(南朝宋)(填朝代)文学家,彭城人。《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乘船》选自《世说新语·德行》。这两篇都是(笔记小说)。六、翻译下列句子: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七、问答题。1、请写出《论语》六则中谈论学习态度的句子。(至少两条)2、《期行》这个小故事给你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