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黄岱小学四年级数学组第1课时: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例1、例2,第41页“练一练”,第43页练习七第1~4题。【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2.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难点:通过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电脑出示图照片,了解计算器在生活中的运用。2.揭示课题。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1.认识计算器。(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题目: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哪些不同点?(2)全班交流,达成共识。常用的计算器有很多种,它们一般都是由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组成的。2.尝试使用计算器。⑴学习教材第40页例1.出示例1。要求:先独立计算,再在纸上验算,看用计算器得是否正确。⑵学习两步计算式题目。出示教材第41页例2。按运算顺序操作。①提问:这道题含有哪两种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能不能像做上面两道题那样从左往右连续按键计算呢?想一想该怎样操作呢?、②小组讨论如何操作。③指名汇报操作方法。④师生共同总结操作方法。⑶用科学计算器按书写顺序操作。活动一:认识计算器1.阅读资料:(计算工具的变化)2.小组交流:(1)你在哪儿看到过计算器?(2)计算器由哪几部分组成?(3)计算器怎样开机、关机?计算器的各种键有什么作用?(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黄岱小学四年级数学组①有些科学计算器能识别运算顺序,可以根据版式的书写顺序直接按键。②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器上有没有括号键。③把学生重新分组,利用科学计算器尝试操作计算。⑷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2题的最后两题。①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你认为这两道题可以连续按键操作吗?②学生用计算器计算。③集体订正。⑸总结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目的方法。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目应该如何操作?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三、追根溯源,了解历史介绍计算器的发展史。四、练习巩固1.第41页“练一练”2.第43页练习七第2、3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检测反馈】完成第43页练习七第1、4题。【板书设计】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计算器的组成和功能组成:显示器键盘功能:进行计算40000-165×182【教学反思】活动二:尝试使用,初显身手1.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不会使用计算器的同学可阅读课本第100页例题,或向小组内其它同学请教)38+27=30×18=2.用笔算或口算检验计算器算得是否准确。3.看谁算得快:课本41页例24.小组交流:(1)校对答案,说一说40000-165×182这道题你是怎样算的?(2)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黄岱小学四年级数学组第2课时: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3、“练一练”,第43~44页练习七第5~8题。【教学目标】1.利用计算器探究,使学生感悟除法,商与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并能将此规律运用到简单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2.通过观察、交流、辨析、迁移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探索、归纳、推理等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充分利用计算器探究、感悟商的变化规律。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36×30,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用计算器计算交流,揭示课题并板书。二、探究规律1.建立猜想。用计算器计算。26640÷111=26640÷222=26640÷333=学生观察题目、分析,各自猜想,同桌交流。集体交流猜想结果: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得到的商就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2.验证猜想。⑴初步验证。怎样验证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请大家用计算器算出各题。要求:计算前先观察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计算后再与原来的商比较,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指名说出题中的填写内容,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并填表。引导依次比较。咱们先前的猜想对吗?交流意见:先前的猜想是正确的。师生共同小结。⑵进一步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