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度初一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所教学科情况在本学年的教学进度安排上,通过与学校年级教研室的合理分配,讲授和复习的时间都比较合理、充分。教学中讲授知识点全面、重点清晰,复习时面面俱到且重点突出。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把握紧密,通过背诵、提问、听写、练习、测试等方式让学生灵活的从横向和纵向上贯穿所有知识点,争取让优等生做到面对问题胸有成竹,尽量使中等生跳一跳摘到“苹果”,努力让困难生把握基础分分必争。纵然地理课目不参加中考测试,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其终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二、班级得分率及分析意见我所带的班级是本校的初一年级82—86班,就各班而言,班班各自得分率不尽相同,如82班特优生所占比例最多,而不及格的比例也多,班级学清两极分化较为明显;83班、84班、85班各项比例相近且均等,特优生少之又少,班级的学习氛围需要进一步的加强;86班不及格人数2人且都在55分以上,班级总均分位于五班之首,但在长期的学习中,太过活跃增加了成绩起伏的不稳定性,如期中考试中特优生的数量由11人减少到了2人,班里以及全校的名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通过分析各班具体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加以变动、适应。三、考情综述及试卷评价总体来说,这份试卷的出题范围及题型均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动,各章的重点较为突出、难度适宜,比较适合初一年级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是一把客观反映学生本学期状况的标尺。但也有一些题我认为有些难度加大了,如选择题的第8题,第三章语言和宗教知识点的考查上应与课本内容更加的贴合,在初一学生的具体学情来看,个体的空间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加之世界地理知识还没有具体纳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当中,学生要把握埃及对应到正确的语言和宗教,完成此题有一定难度。二题填表题考查的是第五章的知识点,分值的分配有些喧宾夺主。且个人认为此题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各层次学生间解题能力的差异性,在判卷过程中采用的是中考的给分方式,没有很具体到是哪对哪错,学生纠正错题时有些许的模棱两可。四题综合题中2小题中问12月22日太阳直射()纬线?图中标明了南回归线即3纬线,所以学生在横线处所填写答案为对应的“3”,但设定的答案为”南回归线“或”22.5S“此题在教师的判卷过程中带来了不统一感。7小题问C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3-6小题都考的是第四章的重点知识气候类型,所以在接下来的7小题答案的设定中也应该包含了c地处于亚热带气候类型,提供了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是聚落的形成条件之一,所以人口稠密。在所给”中低纬度临海形成人口稠密去“的答案要点外,应二者言之有理即可。另外在判卷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设定的答案在执行的过程中就被唯一化、真理化,除此之外一概不对,其实这种做法是公平了、客观了,但也否认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误以为学与不学都差不了多少!为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埋下了隐患。就本门课的课程特点而言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其发现、积累、掌握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地理常识,探究未解的地理知识,形成较好的地理思维,为以后的学习以及终生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而目前最好的鼓励方法就是“学有所成“,用分数来刺激学生,用客观来肯定他具有学习地理的能力,给他学好地理的自信,我认为这是我们更应该帮助学生成长的方面。以上就是对期末考试卷的整体分析,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出现一些知识点和观点上的偏颇,不足之处,望加以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