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怎样运用史料教学提高课堂效率VIP免费

怎样运用史料教学提高课堂效率_第1页
1/2
怎样运用史料教学提高课堂效率_第2页
2/2
怎样运用史料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作者:梁涛【内容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让史料教学也能成为新课改教学中的一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关键词:史料史料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史料就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借鉴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使用史料我们要做到采用真实可要做到言之有据。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史料分为文字性的和图片性的。下面我就简单谈一下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应注意的问题:一.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讲述“戊戌六君子”时,教材中有这样两段材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为维新派人士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绝命词。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的史料在教材中随处可见。此外教材中的大量图片史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二.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如教材在叙述“隋大运河”时,对其评价问题基本没有涉及,妨碍了学生对大运河的全面认识,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入以下四则材料:史料1:“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末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史料2:“帝王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史料3:“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史料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上述四则材料虽各有片面性,但如果我们能够把它们总结起来看,却不难得出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大运河的开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满足了隋炀帝个人的享乐,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有利于南北的商品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不能抹杀的。三.论从史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教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自我编制新的信息网络,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例如,有位学生阅读湖北云梦秦简中的《田律》,发现它还是一部非常具体的环境保护法。因为《田律》规定:“从春季二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井。”据此,他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典,是我国文明古国选择史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选择的史料必须真实可信我们要以史论史,否则就是无法确保历史的真实性,科学性。引用的史料必须有注解和来源,慎用文艺性的材料。二:根据学生实情,立足学生能力选择史料要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依据,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三:选择史料要多样化选择要图文并茂,不能单一,这样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敢于取舍,适当补充总之,在历史教学之中,我们应该很好的运用史料教学,吸引学生,刺激学生,提高教学质量。让历史:“永垂不朽”。参考文献:1、朱汉国、王斯德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朱筱新《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怎样运用史料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