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新区(石桥)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备课人:朱志明审核人:朱海燕第(四)单元混合运算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第()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问题提出、引入课题同学们再过几天我们学校的读书月活动即将结束,为了鼓励在这次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同学老师现在正想为他们准备一些礼物。你们认为准备什么礼物好呀!(书、铅笔……)你们的提议真好,其实老师已经准备好了,请同学们看(出示P34的插图)学生回答老师问题并看场景图。5二、学习新知现在呀老师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我该花多少钱呀?把你算出来的结果和方法记录下来并和同桌说说。集体交流,学生叙述各自的方法。(教师相应把学生的运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并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学生的做法,做适当点评)同学们用分步做的方法很好,不过我们能不能列出一个算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算式。请学生观察刚才的两个算式并说说各表示什么数量关系。2、那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总共用去的钱)3、根据数量关系式那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讨论交流后总结最佳式子:5×3+204、让学生说为什么要列成:5×3+学生说各自的方法学生探究本题解题数量关系(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总共用去的钱)学生说出“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151镇江新区(石桥)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备课人:朱志明审核人:朱海燕20?我们在算的时候该先算什么?为什么要那样算?学生联系现实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决过程,明确这样的问题应该先解决什么、再算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学生书写格式的指导。5、出示P34的第二个问题学生尝试用混合运算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然后交流并讨论运算的顺序,为什么要这样运算。6、总结比较两个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的规律。应先算乘法”的规律。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结果,并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打开书本仔细观察找出其中的错误,再进行订正。指名学生说说每题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4、“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分组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再进行计算,最后集体交流。5、“想想做做”第5题先帮助学生弄清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综合算式分别解决三个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练习10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P30-31学生独立完成8五、本课总结通过本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同座位交流。学生同座位交流后全班交流。2板书设计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总共用去的钱5×3+20=15+20=35(元)答:一共用去35元。教学反思2镇江新区(石桥)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备课人:朱志明审核人:朱海燕第(四)单元混合运算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第()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2、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3、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学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复习引入1、口算。15×450-3690÷350×605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