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和时间赛跑》——教学反思三年级后半学期是一个从低年级过渡衔接中高年级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尤其是三年级任务重,一类、二类生字多,所以第一课时的讲法一直有所争议。如何能在一节课把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解决识字,掌握生字,各个环节都处理好,简直就是挑战“不可能”。在这节课中,最有争议的就是识字教学的处理。由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充足的时间打扎实。而作为过渡期的三年级由于任务的增加,识字教学的相应时间就要缩短。怎样才能既缩短时间又不影响识字效果,是我们研磨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与领导的一再探讨,最后,我们一致认为把识字教学融入朗读课文中,课堂上只处理学生易错的读音。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其次,一课时的另一难点就是如何能利用有效的时间,把11个生字完全让学生掌握。既要掌握生字的读音,又要能规范书写,还要会组词,能造句,只能是合理分配时间,有重点、有梯次地逐步攻克。按照结构归类是孩子们已经掌握的能力,可以屏幕直接出示,分清即可。这样,就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再通过小组互学,提高学生自生的观察、书写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可运用检测环节来展学,以测代讲,相机重点指导,掌握后描红书写。而在生字的运用中,提倡学生提前预习,利用小组合作拓展他们的用词量。再通过常用词的指导,规范他们的合理使用,做到收放自如。同时设计检测一词多义环节,重点指导。最后,课堂放手学生的同时,老师也要体现引线作用。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要有明确的所学。既要明确知识所得(生读),也要明确方法(师总结)。经过课堂实践,证明以上的教学方法切实可行。看来,通过反复研讨,一堂写字课不仅能学有所得,也能明快轻松。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