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的地理课堂教学风格,就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地理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形式有机统一的课堂教学风格,是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及适当的教学用具为依托,恰如其分地表现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好学、会学、学会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地理观,适应课改的要求。我就根据地理教学形式和特点,形成适合新课改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和板图的有机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我教学的必然。板图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更具实效性。图文并茂,以图释文,这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如何恰如其分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所在。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包括地理示意图表、地理漫画及素描图、人地关系相关图等,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如何恰当的运用地图进行有效的教学呢?首先,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的媒体与手段,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必然。我能利用电脑把一般教学手段不好表现的内容开发为地理课件,不仅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有时把我们难以表达的内容能高效率、高质量、生动而又形象的表示出来。例如:我这次参加东北三省四市一课多讲的课堂教学大赛,参赛的课题《气温和气温分布》这节课,内容是指定的,就是气温与生活和气温的变化,这节课知识性很强,既有数学知识又有物理现象,知识点多,容量大,时间很紧,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这节课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1、重点的突破,学生判读一日四次气温的度数和气温日、年变化的最高值、最低值时,我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个三角板的飞入帮助学生攻克难关,既科学又生动、形象,还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2、难点的突破,我用课件展示我国北京、广州,南半球的悉尼、北半球的某地年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帮助学生归纳年气温变化规律;用课件展示年气温曲线的绘制过程,加深学生对气温曲线绘图方法的掌握。3、整节课的内容的回顾,课件能演示2006年哈尔滨气温曲线的变化规律、北京气温曲线变化规律、南极东方站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热带沙漠气温曲线的变化规律,每一幅图的变化规律是主体,所以是静态的变化,而在变化规律影响下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丰富多样的,是动态的变化,每一幅图插入音乐,给学生创设优美的情景,缓解一节课的紧张和疲劳,我只用了简单的四句话总结整节课:气温的变化让我们的哈尔滨独具魅力;气温的变化让我们的祖国更加雄伟壮观;气温的变化把我们的世界装点的五彩缤纷;也正是由于气温的变化让人类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回顾整节课所学的知识,我觉得这是任何教学手段是不能代替的,这种构思巧妙,呈现方式新颖,本来有些枯燥的理课,在多媒体课件的创设下,整个课堂的意境诗情画意,让人难以忘记。我觉得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时达到的课堂效果是任何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其次,在适当的情况下把多媒体与板图有机的结合,在一定的程度上更具实效性,更能强化知识点,突出这节课的重点。现在我们的地理教材更注重人文教学,更注重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这时把板图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辅助课堂教学,更能强化知识点。比如《美国》这节课,我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以人文形式体现美国所处的温度带和地形特征的两个小活动。活动一:“想想看?”如果你到美国去旅游,在美国的哪些地方能欣赏到A地、B地、C地的自然风光?活动二:“猜猜看?”如果你从美国的西部旧金山乘车到东部纽约去旅游,你能依次说出沿途经过的主要的地形区吗?这是一个以旅游的形式,把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学生对旅游非常感兴趣,这就吸引学生观察美国不同地方的景观,让学生从感官材料入手判断美国处所的温度带,根据对景观的观察,判断出美国各部分所处的地型区,并分析其地型特征。多媒体课件能把比较生硬的两个知识点以富有人文色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再有机的结合一下板图,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