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第二课时教学案课型诚实和信任课时第二课时执教海安开发区实验小学张小凤姜金红理论支撑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本课教学中教者就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了作者和小红车主人的三次对话,使学生在阅读中加深了理解,有所体验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叶圣陶读写结合的思想。叶老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兄弟”,“阅读时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教学时首先要抓好课内阅读,给课外阅读引路,指点方法,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同时从读中点拨写作技法,从而提高写作技能。本课教学中,教者多处创设说话、写话情境,这些都是读写结合的体现。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诚实、信任”的传统美德教育。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打电话”部分,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况下的语感能力。3.学会抓住重点阅读的方法,培养读写能力、创造能力和小组合作研究性自主学习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阅读的方法,培养读写能力、创造能力和小组合作研究性自主学习能力。教学难点理解车主的话: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1.多媒体课件的准备。课时安排一课时设计内容一、课前自主预习:熟读课文。二、课内精讲精练: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名言展示,导入新课质疑研1.出示名言。人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2.学生配乐朗读。3.这些句子曾打动过很多人,并且还会继续打动更多的人。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呢?4.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老师想请班上字写得漂亮的孩子来写写课题。1.生读名言。2.生写课题,齐读课题。1.生读后划句子。通过朗读名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1读,探究诚实总结课文,升华感悟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读一读,找出含有课题的那句话,用"~~~~~~"划出,再读一读。2.出示句子:“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3.“这”指的是什么?4.是啊,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读课题呢?(生再读课题,读出赞美的语气)5.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读了1-3自然段,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那个晚上发生的事?(指导学生说完整)6.在这个故事中,大家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课文1-3自然段,可以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划划。学生交流。师相机总结,引出学生朗读有关句子,读出对作者的这种敬佩之情。(作者很诚实,作者很负责任,作者勇于承担责任。)7.师总结,引导。就是这么个夜晚,作者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他联系。同学们,假如你是小红车主人,当你看到这张字条时,你会怎么想呢?8.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总结:是啊,刚才同学们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所以,事隔三天,小红车主人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两人在电话里各表达了什么意思呢?请同桌分角色练读“打电话”部分(第4—9自然段)。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9.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进行适当评价)10.读了这一次对话,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作者把小红车的反光镜撞碎了,为什么小红车的主人还要感谢他?”等类似的问题。)11.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读第二次对话。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12.出示第三次对话。师质疑:让小红车主人感动的仅仅是这张字条吗?指名答。男女生分角色读。13.师总结:在对话中,“我”再三地表示歉意,让小红车主人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诚实及对他的信任,而小红车主人所说的发自内心的话更让我感到他对我的信任。师生接读最后一小节。1.同学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