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华《如何当好一名好校长》演讲稿5篇如何当好一名称职的现代学校校长关键词:称职、现代、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能力、管理、决策、沟通、自控、观察、创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领域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校长首当其冲地会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俗话说,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要求校长应具备更多更强的能力。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多种能力,才能当好一名称职的现代学校校长,才能使学校管理在改革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那么,一名校长应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当好一名称职的现代学校校长呢。下面笔者就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与同仁共勉。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一名校长要有一颗强烈的事业心,要从内心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把它当做自己的事业去精心经营;这是当好一名称职的现代学校校长的基础。因为一名校长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才能从主观上把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工作的目标,才能发扬奉献精神,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献身教育,自觉地努力搞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从而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二、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的校长,是“教学型”的校长,他们是教学的行家,他们工作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学和教学法,凭着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在教育教学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而形成的威望,就足以管理整个学校。他们管理能力的高低好像已不十分重要。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现实对校长的要求也有所变化。校长既要管理和教学,又要兼顾班级经营,在实践过程中,后一种要求第1页共5页好像更为迫切。于是又出现了“经营型”校长。从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教育理念和要求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另外,广大教师和学生也越来越多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和个性。原来的“教学型”、“经营型”校长已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时代的发展要求有新的“管理型”校长拥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进行科学管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校长应做到:1、管理要严格。要把一个学校管理得有条不紊,校长应通过严格管理实施教育方针和规章制度,从而产生带有强制性的管理影响力。2、坚持民主管理。要把理性管理与非理性管理结合起来,弹性管理,柔中有刚,机动灵活。3、要有明确的目标,分工具体到位。目标明确了,分工具体到位了,学校每天、每周乃至每学期的各项任务该干什么、该谁干、要达到什么目标,就非常清楚,便于管理。4、要有合理的考核、总结、评价制度,要以人为本,具有激励性。只有这样,才能给教师以鼓舞,促进教师不断努力和长远发展。总之,校长要善于以组织作“经”,以制度为“纬”“搭建房屋”,将学校建成一个能够持续、顺利运转的教育教学组织。三、要有果断的决策能力;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要求校长眼界开阔,立体审视,把握大局与宏观,大胆除旧布新,果断决策,努力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勇敢突破长期以来的分数和升学率给教育和教改带来的桎梏,从而因校制宜,灵活选择自己的强项。古语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天地之气,不失其序。”正是有了校长果断的决策力,他们才会建成一流的学校,获得成功。如果在工作中缺乏辨析和判断,缺乏果断的决策能力,就会陷入进退维谷、穷于应付的地步,第2页共5页甚至会使整个学校人心涣散,导致管理和组织的失败。四、要有较高的交往和沟通能力;时代的发展对校长的交往和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把学校管理得更好,只凭自己一人的聪明才智是不够的,必须发挥好群众的力量。校长要“以人为本”,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