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免疫规划督导工作指导意见[五篇]XX省免疫规划督导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是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免疫规划工作存在问题,落实免疫规划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卫生人员工作技能和工作积极性,规范和促进我省免疫规划工作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指导各地有效开展免疫规划督导工作,建立健全督导工作机制,根据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XX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制定XX省免疫规划督导工作指导意见。一、督导目的(一)建立完善各级督导机制,使督导工作纳入免疫规划常规工作内容。(二)评估辖区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掌握免疫规划整体工作现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解决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改进工作,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推进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深入现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督促指导,促进发展。三、督导方式和内容。(一)综合督导对免疫规划的整体工作或多项工作开展的督导,如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组织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免疫服务和免疫规划实施、疫苗使用管理、冷链建设与管理、安全注射、针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接种质量、接种率等。(二)专项督导针对某一具体免疫规划工作进行督导,如afp监测、麻疹监测与控制、免疫服务及免疫接种实施、安全注射管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免疫、相关指令性工作任务等。(三)临时督导第1页共4页在督导计划以外,因特殊需要而临时开展的督导,如在冷链运转时,对所涉及区域的免疫规划现场督导。四、督导频次免疫规划工作中,既要注重综合督导,以了解免疫规划工作整体进展,又要结合工作实际,适时开展专项督导,根据情况安排临时督导,使各种督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促进工作的目的。各级单位应遵循如下督导频次。(一)综合督导省级每年对市级单位至少进行1次督导,覆盖率达100%;市级每年对县级单位至少进行2次督导,覆盖率达100%;县级每年对乡级单位至少进行2次督导,覆盖率达100%;乡级每年对村级至少进行4次督导,覆盖率达100%。(二)专项督导专项督导要根据工作重点和相对薄弱的工作环节等,有计划地适时开展。五、督导方法(一)制订督导计划每次督导实施前,要科学制订督导计划,内容主要包括:1、目的。具体描述本次督导活动的预期产出。2、内容。督导活动的主要内容、步骤与方法。3、时间与地点。督导活动的日程安排、被督导单位和人员的选择。4、督导人员。督导人员的组成、职责与分工。5、其它,包括经费、交通等。(二)收集信息采用与相关人员座谈、核查工作记录、资料查阅、现场查看专业人员实际操作以及与其它人员访谈(包括群众)等方法收集信息。(三)发现、解决问题深入分析信息,研究讨论督导发现的情况,汇总意见,找出主要问题,剖析原因,寻求解决办法。(四)及时采取措施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如因条件第2页共4页限制等不能立即解决问题,应与被督导单位的人员共同研究决定何时开始实施、如何实施,并评价实施效果。六、督导要求(一)提高认识、周密安排。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充分认识免疫规划督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督导工作机制,根据免疫规划总体工作目标和当地实际情况,将督导工作作为全年工作计划重要部分纳入目标管理。要认真制定督导计划和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职责。合理安排督导人员、时间、内容和进度,将督导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发挥督导的作用。(二)落实督导反馈制度和督导工作逐级上报制度1、督导组在督导过程中,要加强与被督导单位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形成示范效应,改进工作,逐步形成逐级开展督导、注重督导时效,切实发挥督导作用的氛围。2、现场督导工作结束后,督导组应撰写督导报告(见附件),客观、准确地向被督导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反馈督导结果。督导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本次督导的主要内容与安排,被督导单位的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等。反馈应客观具体地指出被督导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帮助分析根源,提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