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认位置1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情景等的操作,在具体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比较正确地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让学生在儿歌、游戏等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左右地基本含义。2、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地位置。二、难点: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行列中的相对位置。教学资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领会了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预习设计1.在集体的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左、右方位。2.能准确描述物体的所在位置。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儿歌引入,揭示课题1.带领学生齐唱儿歌,内容为:伸左手,伸右手,拍拍手伸右手,伸左手,拍拍手左手举过头,右手举过头,拍拍手右手向前伸,左手向前伸,拍拍手左手藏身后,右手藏身后,拍拍手【版块一】1.带领学生边唱儿歌,在伸手转头间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2.述:今天我们将学习认位置,看看比比,谁的方向学得好。(板书课题:《认位置》)【版块二】1.(1)出示教材第9页“教室图”,提问:图右手叉叉腰,左手叉叉腰,点点头向左转转头,向右转转头,笑一笑向右转转头,向左转转头,笑一笑2.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索,提炼建模1.示情境图(1)图上画得是什么地方?图上画了些什么?(2)举起右手。那另一只手是-----?(左手)(3)书本在作业本的那一面?作业本在书本的哪一面?2.观察图中的小朋友,让学生用前后、左右的知识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3.说一说自己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前面和后面呢?三、分层练习,巩固建模1小游戏:(“想想做做”第1题)第1题:游戏巩固,简单放松。2说一说(“想想做做”第2题)(1)四人合作学习,先由学生任选一物体,说说它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物体的位置?(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位同学或某一个物体说一说所处的位置。3摆一摆(“想想做做”第4题)(1)同桌合作,一人摆另一人检查摆放得是否正确?(2)让一同学上前进行全班交流。针对练习:4站一站(“想想做做”第5题)(1号)站到讲台前(与其他小朋友同向),2号站他的左边,3号站1号的右边,4号站3号的后面,5号站2号的前面,6号站3号的右边,7号站6号的左边等。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完成《补充习题》第4页的1、2、3题上画得是什么地方?图上画了些什么?(2)老师是在说些什么?(要发言的请举右手)请孩子们举起右手。那另一只手是-----?(左手)(4)书本在作页本的那一面?作业本在书本的哪一面?2.(1)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小明在小红的什么位置?小红在小明的什么位置?(2)照样子来说说小刚和小芳的位置关系。(3)谁来说说小明在小刚的什么位置?小刚在小明的什么位置?(4)照样子说说小芳和小红的位置关系。3.让同桌互相说说两个人的位置关系,再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版块三】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2让学生以四个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1)一同学选一个物体,说说这个物体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2)再让学生说说这个物体的位置?(即它在谁的左边,它在谁的右边,它在谁的上面,它在谁的下面)3(1)同桌互相进行摆放和检查。(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摆放的。4(1)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站队(2)选择其中的一个小朋友,说说他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有几个同学?换一个小朋友,再说一遍。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当这一队学生面向大家时,问三号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谁?让这一队学生背对着大家,再说说三号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谁?让学生想想,同样是三号学生,为什么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