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市政道路工程第一章道路工程基础知识第二章道路工程计价工程量计算规则第三章道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及编制第一章道路工程基础知识第一节道路的组成第二节道路的结构组成和分类第三节路基施工第四节路面施工第五节道路施工机械第六节道路施工图第一节道路的组成*城市道路基本知识城市道路是城市中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门用地,是连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它是与公路相贯通纽带,使城市构成一个相互协调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城市道路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理不仅是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而且也是布置城市公用管线、街道绿化,并为其城市架空杆线提供容纳空间。因此,城市道路网是城市总体布局的骨架。城市道路的组成1、供各类车辆行驶的车行道。其中供机动车行驶的称为机动车道,供非机动车行驶的称非机动车道或慢车道。2、专供行人步行交通的人行道和禁止车辆通行的步行专用道路。3、沿街绿化地带。如种植行道树、路侧小片绿地、林荫道等。4、为组织交通、保证交通安全的辅助性交通设施。如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分车带、导向岛、护栏,以及临时停车用的停车场和公共交通车辆站台。5、道路排水设施。如雨水、污水及各种检查井。6、除路段外,还包括交叉口、交通广场和固定停车场。7、从城市道路体系上看还有:沿街的地上设备。如照明灯柱、架空电线杆、给水消防栓等。城市道路的组成图第二节道路的结构组成和分类一、道路的结构组成(一)道路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路基和路面。路面道路断面图1、路基(1)路基的定义:道路结构体的基础,是由土、石材料按照一定尺寸、结构要求所构成的带状土工结构物(2)路基的基本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2、路面(1)路面的定义:路基表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筑路材料分层铺筑的结构物,供车辆在其上得以安全、舒适地行驶(2)路面结构层次划分(2)路面结构层次划分1)垫层功能:①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②将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同时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要求:排水、隔水、防冻、防污和扩散荷载修筑材料:①透水性垫层,如砂、砾石、炉渣等②稳定类垫层,如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2)基层功能:功能: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并扩散到垫层和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并扩散到垫层和土基中土基中要求:要求:①①足够的水稳定性足够的水稳定性②②较好的平整度较好的平整度修筑材料:修筑材料:①①结合料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稳定土稳定土②②石灰工业废渣石灰工业废渣33)级配碎(砾)石)级配碎(砾)石44)填隙碎石)填隙碎石3)面层功能:功能:直接承受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要求:要求:①①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②②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③③表面的耐磨、抗滑和平整度修筑材料:修筑材料:①①沥青混凝土、沥青碎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砾))石混合料石混合料②②乳化沥青碎石、沥青灌入式、沥青表面乳化沥青碎石、沥青灌入式、沥青表面处治处治③③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④④砂砾或碎石掺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砂砾或碎石掺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料二、道路的分类与分级11、、道路的分类(2)按面层所用的材料划分: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3)按路面结构力学特性划分: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半刚性路面2、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1)按交通功能分类(1)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2)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3)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4)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2)按道路平面及横向布置分类单幅路单幅路::机动车非机动车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