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班)必修1复习讲义NO.22编制时间:2012-6-28编制人:戴新美审核人:史余中第二十二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034′夹角(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0,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3600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4)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如图4-6。1高二地理(选修班)必修1复习讲义NO.22编制时间:2012-6-28编制人:戴新美审核人:史余中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º;2、产生时差(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2)时区与区时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个小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3)北京时间和北京所在的地方时:北京(116°E)所在的地方时:116°E的地方时。北京时间: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即东经120°所在的地方时。我国跨越5个时区,为了方便,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即不管我国某个城市的地方时是多少,统一采用北京时间。(4)日界线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作为日期的分解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是另一条日期变更线。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重、难点突破】一、晨昏线的判断和应用:1、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1)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2)时间法。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18时。(3)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2高二地理(选修班)必修1复习讲义NO.22编制时间:2012-6-28编制人:戴新美审核人:史余中2、晨昏线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上图中若弧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弧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2)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若上图中弧AB为晨线,AO的地方时为6:00;若弧AB为昏线,AO的地方时为18:00。(3)确定日期和节气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都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如上图中的OD。(5)确定昼夜...